2019-02-04 20:02:59

張獻忠?guī)е蝗f名京營兵,帶著他最好的幾名太醫(yī),出了他的西京,心急如焚,緊抽馬鞭,這匹卷毛玉獅子四蹄騰空像騰云駕霧一般,耳朵呼呼生風。

但是他還是嫌馬慢,一是他心急,二是他多少天沒有這么騎馬了,像賽飆車一樣,越快他越興奮,用手中的玉鞭啪啪地抽打馬屁股,把這匹西域產的寶馬良駒疼得恨不得把張獻忠從馬上撂下來,玩命地狂奔,瞬時速度達到30米每秒,兩邊的山林樹林飛速向后移動。一下子把身邊的兵將甩得老遠。

“陛下慢些,龍體要緊……”手下的兵將在后面緊趕慢趕,卻還是趕緊不上。

張獻忠不愧是馬上皇帝,騎在馬上打天下,征戰(zhàn)多年,只有在馬上才能找到叱咤風云的感覺,與在皇宮里當皇上的感覺不一樣,不過這些天他也養(yǎng)懶了身子,只跑了一陣便氣喘吁吁,渾身是汗,不得不慢下來,就跑了這么一陣馬就見汗了,手下兵將這才陸續(xù)趕上。

但這位大西王仍然很著急,在張獻忠的眼中,他的四年干兒子比親兒子還親,特別是老二李定國,從小就喜歡,現(xiàn)在又是大西的支柱人物,他千萬不能出事兒!

李定國是張獻忠看著長大的,可以說是父子情深,非雖親生勝似親生,李定國從小就精明絕頂,長得也好,只因他長得白,張獻忠給他取個小名叫小玉兒,因為聰明好學,教他的東西一學就會,人也非常機靈,一點就透,因此張獻忠便收他為義子,并教他藝業(yè),因此李定國在長年的征戰(zhàn)中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十歲的時候,別人還是孩童玩耍甩大鼻涕哭鬧的時候,他就隨軍征戰(zhàn)殺敵了,十七歲他就成長為張獻忠摩下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統(tǒng)率千軍萬軍馳騁疆場,屢立戰(zhàn)功,深得張獻忠的器重。

張獻忠把他帶在身邊,征戰(zhàn)四方,由于他無沒有敗績,張獻忠加封為平西大將軍,大西國成立之后,又加封他為安西王,在大西集團的地位,李定國僅次于張獻忠的長子孫可望。

這次大漢奸范文程從中斡旋,大西與大清結盟要共同對付大明,正合了張獻忠的意,他現(xiàn)在與大明與林毅都有結不開的仇疙瘩,這次張獻忠派出四個干兒子領兵帶隊為他開疆拓土,李定國又不俘所望,帶領5萬大軍出棧道先向北后向東,一路所向披靡,接連拿下了陜西南部、山西東南部和湖北西北部的大片領土,現(xiàn)在他的部隊已經打到了均州,也是就張獻忠當年谷城起義那個地方。

捷報頻傳,張獻忠正為有李定國這樣的干兒子而驕傲自豪的時候,沒想到樂極生悲,李定國突然就病倒了。

本來人吃五谷雜糧,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沒什么大不了,人誰都會生病,生老病死,純屬自然現(xiàn)象,但是張獻忠覺得這次不同,看這意思李定國有今天沒明天了,可是他才是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得了什么絕癥啊?老天無眼呢!

兒子正青春年少,卻得了這么重的病,遺書都寫好了,張獻忠焉能不著急?

難道是這次征戰(zhàn)累的?因為張獻忠深知,跨馬征殺,沖鋒陷陣是最勞累的,而且李定國還不同,因為他不是一般的兵將,他是三軍統(tǒng)帥,指揮萬馬千軍征戰(zhàn)沙場,除了跨馬征戰(zhàn)、沖鋒陷陣之外,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真可謂勞力又勞神,世界上估計沒有比這更累的活了,這些張獻忠深有體會,在軍摸爬滾打十幾年了,有孤軍奮戰(zhàn)重圍,也有大軍挺進千里,有勝有敗,對行軍打仗這一套他是專家。

莫非是這次鏟除李自成的余孽把他累倒了?

張獻忠突然想到了這一點,他當然知道李自成雖然不在了,但是這次來投奔他的高桂英這一幫人都不是省油燈,尤其那個李巖,別看是個年輕公子,但那是李自成的智囊,比牛金星宋獻策有過無不及,還有高一功、李過、袁宗第、李來亨、田見秀、劉芳亮等等,這些與李自成非親即故,都是李自成的死黨,李自成幾起幾落后來能席卷中原、打進北京逼得昏君崇禎上吊,全仗著這一幫人。

現(xiàn)在大順旗倒兵散,李自成也死了,這些余黨表面上來投降他張獻忠,共圖大事,但實質上至多是來避難來了,借著自己這棵大樹好乘涼,將來有了機會必然遠走高飛,另立山頭,那樣的話他張獻忠又多了一個敵人,絕不能干養(yǎng)癰遺患的事!

張獻忠知道這些人不可能跟他大西王一條心,別看和李定國兵合一處打得明軍暈頭轉向,連戰(zhàn)皆捷報,將來這是他們的大敵,這在幾年前就已經證明過了。

因此必須得借這個機會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免留后患,但是又怕落下心胸狹隘、不仁不義、恩將仇報的罵名,于是他就傳密旨讓李定國設計悄悄地除掉了他們,這樣人不知鬼不覺權當他們戰(zhàn)死了。

但是要除掉這些人談何容易?定國吾兒雖然文韜武略過人,但是畢竟年輕氣盛,經驗不足,要對付這高桂英和李巖這些智勇雙全的人絕非易事,很可能將高桂英等人一網打盡了,卻累出一場大病。吾兒太不易了……為父讓你受累了……

張獻忠想到這里,鼻子發(fā)病,有種想哭的感覺。

張獻忠心急火燎的一邊往前趕路,腦子里一邊胡思亂想,

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均州軍營,見到寶貝兒讓太醫(yī)立即醫(yī)好他,然后父子相聚,然后李定國康復之后還能像往常一樣馳騁沙場,殺敵立功。

從大西京師到均州一千多里,張獻忠只用了五天時間,平均一天三百里還多,冷兵器時代的交通工具很是落后,行軍主要是靠馬腿和人腿來量,而且行軍一定的時間必須休整,吃喝拉撒及休息,以恢復體力然后才能繼續(xù),這樣除去吃喝拉撒及必要的休整時間,他們的行軍速度簡直是神速了。

張獻忠之所以能跑這么快,一是因為他心急如焚,二是因為他的行軍速度是鍛煉出來的,當年被官軍圍追堵截,一天一夜急行軍三百多里是家常便飯,在四川一帶他們常常牽著官軍的鼻子走,留下了“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的美名,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疲憊不堪。現(xiàn)在他又把當年逃跑的本事拿出來了。

李定國的軍營在望,張獻忠長出了一口氣,可算到了,但是他的心仍然懸著,不知道兒子吉兇禍福,心里默默祈禱,愿上蒼保佑他兒李定國平安無事,逢兇化吉,能撐過這一關。

營門口迎接他的還是李定國手下的兵將,跪倒一大片向他這位大西王行施君臣大禮,張獻忠顧不得一路的鞍馬勞頓和滿身的征塵,詢問了幾句,得知李定國還沒有咽氣,他心里直念阿彌陀佛,然后帶著人急匆匆往里走。

但是到了李定國的大帳之中,張獻忠傻了,里面根本沒有李定國,而是見到了高桂英和李巖。

張獻忠有一種大白天活見鬼的感覺,頓時像觸電一般,腦子瞬間死機。不止是他,一起隨行的文武和太醫(yī)也都是一臉的懵逼相。好像是見到了這輩子最不可能見到的東西,山無棱、天地合、江河倒流、六月飛雪,估計也不會令他們如此不可思議。

李巖哈哈大笑:“八大王,別來無恙?。?rdquo;

“你……你們?……”張獻忠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大臉上的黃胡須顫抖不止,瞬間他知道上當了,帶著人拉刀往外就闖,但哪還來得及。

營帳內外伏兵四起,無數(shù)的刀槍弓箭和火槍全都對準了他們,特別是那些新式的火槍,沒有長長的火藥引線,但他知道這玩意威力很大,只要手指頭輕輕一摳不用點火,就能發(fā)射,三百米范圍內都有殺傷力,這是明軍的大殺器,林毅這個家伙不知道從哪弄來了,是他們的專利,可是怎么到了他的大西軍營,難道……

張獻忠來不及多想,還想憑他的勇猛像當年絕處逢生一樣沖殺出去,但是這次不成了,因他們剛一動,高桂英和李巖手下這些兵將刀槍并舉,亂箭齊發(fā),火槍齊鳴,眨眼間張獻忠身邊的人就倒下一片,有的被火槍打成了篩子,有的亂箭穿身,有被刀槍連砍帶刺翻倒在地,血濺營帳。

本來他進這座大帳帶的人就不多,因為他是來看望干兒病情,讓太醫(yī)治病的,不是來打仗的,結果萬萬沒料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經過剛才這一下,身邊的人已經所剩無幾了,還有兩受傷的齜牙咧嘴的。

接下來李巖說了一番話,張獻忠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只有束手就擒,他算徹底明白怎么回事了,鬧了半天他的寶貝兒子李定國得了急癥是假的,根本沒那么回事,這只是個誘餌,是高桂英和李巖給他下的一個套,而這個大深坑早在他們這些人來奔他時,林毅就給他挖下了,反奸計防不勝防!

李定國非但沒有奉秘旨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反而中了這些人的陰謀詭計,害得他眼前也中計了。

林毅遠幾千里之外,就能將他生擒活捉,他真有些惱羞成怒。

他想殺出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些年過的皇宮生活,三宮六院、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人間天堂。弓刀石馬步箭,這些玩意已經退化了,面且眼前沒馬沒刀,沒甲衣,只有龍袍加身和一口防身的天子劍,但這天子劍在這幫人面前管個鳥用?

很快張獻忠被綁上了。但是他在被捆住的同時,大罵高桂英和李巖這些人,竟然投降大明,倒戈相向,認賊作父,甘當朝廷的鷹犬,不但背叛了他張獻忠,還背叛了李自成,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恩將仇報,天良喪盡……把高桂英和李巖這些人罵了個狗血噴頭。

等他罵得沒力氣了,高桂英莞爾一笑,“八大王,你錯了,我們闖王不是死在大明之手,而是死在漢奸和韃子之手,山海關一戰(zhàn)是上了大漢奸吳三桂和多爾袞的當,多虧監(jiān)國大人林毅率軍趕,趕跑了漢奸和韃子,并且開了恩赦免我等無罪,我們這是棄暗投明,殺韃子為闖王報仇,漢奸和韃子才是我們的仇人。并非我們恩將仇報無情無義,而你張獻忠一輩子甘愿作賊,甚至惜不與滿清韃子勾結,也是我們誅殺的對象,林大人決勝千里,李公子運籌帷幄,你和你那寶貝兒子李定國都上當了。但是若非如此,我等恐怕早就遭了你們的毒手,現(xiàn)在你反倒罵我們,我等敢對你八大王赤膽忠心嗎?你配嗎?”

這一番話嗯張獻忠直翻白眼,特別后幾句話,令他無地自容,這才是害人不成反害己!

這時李巖又說話了,“雖然你們父子罪孽深重,死有余辜,但是我們林大人有好生之德,讓留你們一條狗命,暫時不殺你們,否則你張獻忠早就跟他們一樣的一場了!”李巖說著一指地上的一片死傷。

張獻忠現(xiàn)在悔得腸子都青了,放著京師的皇上不當,五天五夜的急行軍,火急火燎地竟然送命來了,這當上得令他后悔八輩!

張獻忠被拿住以后,他帶來的一萬京營兵也知道上當了,這些忠于張獻忠的大西軍將還打算舍身救主,但是高桂英和李巖早就布下了天羅地網。

高一功、李過、李來亨、劉芳亮、袁宗地、田見秀等帶著人馬殺出來了,而且外圍有左良玉、劉良佐、黃得功、劉澤清、高杰等帶著大批的明軍從四面八方沖了過來,一萬大西軍被數(shù)萬明軍的團團圍住,結果有一部分死腦筋的將士還想負隅頑抗,但很快他們就實現(xiàn)了他們誓死效忠大西的愿望,全部被當場斬殺,剩余的幾千人一看勢頭不對,紛紛繳械投降,當了明軍的俘虜。

就這樣張獻忠被俘了,高桂英和李巖當然很高興,趕緊修書派人快馬五百里加急,向關外的林毅報捷。

這些明將士,無論是高桂英的部下,還是左良玉等人的部下,也就是新老明軍包括流賊降卒,共有十萬明軍將士,他們此明個個意猶未盡,也有些不可思議。

特別是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和高杰等人,他們簡直難以置信,赫赫有名的大賊酋張獻忠就這樣落網了?這難道是真的嗎?來的不會是張獻忠的替身吧?又覺得這絕對不可能,高桂英這些人能不認識?以前他們曾經是一丘之貉。

但是這一仗打得也太輕松了,這可是與李自成齊名的大西王啊,現(xiàn)在人家也皇帝了一回,大西國坐擁天下富庶之地,曾經與李自成的大順國搖相呼應,大明兩個國中之國,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終于把崇禎帝給玩死了。

可是如此鼎鼎大名的張獻忠就這樣玩蛋了?這一仗還沒怎么打就結事了,要知道崇禎王皇上日夜為他睡不著覺,無論的高官包括兵部尚書像楊思昌、鄭崇儉等人因此人鋃鐺入獄甚至掉腦袋的不可勝數(shù),他們絞盡腦汁,調動全國兵馬圍剿了十幾年也沒有結果,這些左良玉和黃得功、劉澤清等人高層將領深有體會,左良玉跟張獻忠交惡了多次,兩個人馬來馬往拼殺過,最多也是互有勝負。

但是今天就這么輕輕松松的一仗,張獻忠就落網了?這一仗打得也太揚眉吐氣了!

張獻忠這一落網,大西國莫不就群龍無首,像大順國一樣旗倒兵散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想想這些兵將個個歡呼雀躍了,這是多大的功勞?。g慶勝利之余,他們都對高桂英和李巖佩服致極,但是又想到這一仗是林毅遠在千里之外運籌的,決策者是林毅,高桂英和李巖最多是執(zhí)行者,因此敬畏之余又對這位大明的監(jiān)國佩服得五體投地。

高桂英和李巖設計拿住張獻忠之后,然后立即修書向關外作戰(zhàn)的林毅報捷,并將張獻忠和李定國打木籠裝囚車,派李過父子帶兩千人馬專程押送這二人往大明京師北京,聽候處理。因為這是朝廷重犯,沒有林毅口諭誰也不敢擅自作主,如果在軍營中萬一出點什么事,更擔不了這個責任,送往京師關進死牢,就保險了。

在囚車上,張獻忠見到了李定國,李定國做夢也沒想到在這里能見到他的父皇,驚得嘴張多大,眼睛瞪得溜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幾天李定國也后悔透了,怎么就上了高桂英和李巖他們的當?他還希望他的父皇趕緊派兵搭救于他,可是沒想到,父子倆一塊坐到囚車了,李定國知道真相后,父子二人相視無語了,同是栽在了這幾個人手里,同是天涯淪落人……

然后高桂英和李巖以討逆軍兵馬大元帥和軍師的身份,帶著大將高一功、劉芳亮、袁宗第和田見秀等,調動左良玉、黃得功、高杰、劉良佐、劉澤清等部明軍,由均州殺往四川。

現(xiàn)在左良玉、高杰、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等,這些曾是大明刺頭無敵的人物,在高桂英和李巖面前也老老實實了,讓往東不敢往西,讓打狗不敢攆雞,皆因對一個人敬畏使然。

高桂英統(tǒng)師著十萬明軍,并放出消息,大西王張獻忠和李定國已經被大明抓了俘虜,大西軍降者免死,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在這種輿論下,十萬明軍浩浩蕩蕩,由湖北西北部殺往四川而來……

第380章 張獻忠落網 5000字更新加除夕大紅包

張獻忠?guī)е蝗f名京營兵,帶著他最好的幾名太醫(yī),出了他的西京,心急如焚,緊抽馬鞭,這匹卷毛玉獅子四蹄騰空像騰云駕霧一般,耳朵呼呼生風。

但是他還是嫌馬慢,一是他心急,二是他多少天沒有這么騎馬了,像賽飆車一樣,越快他越興奮,用手中的玉鞭啪啪地抽打馬屁股,把這匹西域產的寶馬良駒疼得恨不得把張獻忠從馬上撂下來,玩命地狂奔,瞬時速度達到30米每秒,兩邊的山林樹林飛速向后移動。一下子把身邊的兵將甩得老遠。

“陛下慢些,龍體要緊……”手下的兵將在后面緊趕慢趕,卻還是趕緊不上。

張獻忠不愧是馬上皇帝,騎在馬上打天下,征戰(zhàn)多年,只有在馬上才能找到叱咤風云的感覺,與在皇宮里當皇上的感覺不一樣,不過這些天他也養(yǎng)懶了身子,只跑了一陣便氣喘吁吁,渾身是汗,不得不慢下來,就跑了這么一陣馬就見汗了,手下兵將這才陸續(xù)趕上。

但這位大西王仍然很著急,在張獻忠的眼中,他的四年干兒子比親兒子還親,特別是老二李定國,從小就喜歡,現(xiàn)在又是大西的支柱人物,他千萬不能出事兒!

李定國是張獻忠看著長大的,可以說是父子情深,非雖親生勝似親生,李定國從小就精明絕頂,長得也好,只因他長得白,張獻忠給他取個小名叫小玉兒,因為聰明好學,教他的東西一學就會,人也非常機靈,一點就透,因此張獻忠便收他為義子,并教他藝業(yè),因此李定國在長年的征戰(zhàn)中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十歲的時候,別人還是孩童玩耍甩大鼻涕哭鬧的時候,他就隨軍征戰(zhàn)殺敵了,十七歲他就成長為張獻忠摩下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統(tǒng)率千軍萬軍馳騁疆場,屢立戰(zhàn)功,深得張獻忠的器重。

張獻忠把他帶在身邊,征戰(zhàn)四方,由于他無沒有敗績,張獻忠加封為平西大將軍,大西國成立之后,又加封他為安西王,在大西集團的地位,李定國僅次于張獻忠的長子孫可望。

這次大漢奸范文程從中斡旋,大西與大清結盟要共同對付大明,正合了張獻忠的意,他現(xiàn)在與大明與林毅都有結不開的仇疙瘩,這次張獻忠派出四個干兒子領兵帶隊為他開疆拓土,李定國又不俘所望,帶領5萬大軍出棧道先向北后向東,一路所向披靡,接連拿下了陜西南部、山西東南部和湖北西北部的大片領土,現(xiàn)在他的部隊已經打到了均州,也是就張獻忠當年谷城起義那個地方。

捷報頻傳,張獻忠正為有李定國這樣的干兒子而驕傲自豪的時候,沒想到樂極生悲,李定國突然就病倒了。

本來人吃五谷雜糧,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沒什么大不了,人誰都會生病,生老病死,純屬自然現(xiàn)象,但是張獻忠覺得這次不同,看這意思李定國有今天沒明天了,可是他才是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得了什么絕癥?。坷咸鞜o眼呢!

兒子正青春年少,卻得了這么重的病,遺書都寫好了,張獻忠焉能不著急?

難道是這次征戰(zhàn)累的?因為張獻忠深知,跨馬征殺,沖鋒陷陣是最勞累的,而且李定國還不同,因為他不是一般的兵將,他是三軍統(tǒng)帥,指揮萬馬千軍征戰(zhàn)沙場,除了跨馬征戰(zhàn)、沖鋒陷陣之外,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真可謂勞力又勞神,世界上估計沒有比這更累的活了,這些張獻忠深有體會,在軍摸爬滾打十幾年了,有孤軍奮戰(zhàn)重圍,也有大軍挺進千里,有勝有敗,對行軍打仗這一套他是專家。

莫非是這次鏟除李自成的余孽把他累倒了?

張獻忠突然想到了這一點,他當然知道李自成雖然不在了,但是這次來投奔他的高桂英這一幫人都不是省油燈,尤其那個李巖,別看是個年輕公子,但那是李自成的智囊,比牛金星宋獻策有過無不及,還有高一功、李過、袁宗第、李來亨、田見秀、劉芳亮等等,這些與李自成非親即故,都是李自成的死黨,李自成幾起幾落后來能席卷中原、打進北京逼得昏君崇禎上吊,全仗著這一幫人。

現(xiàn)在大順旗倒兵散,李自成也死了,這些余黨表面上來投降他張獻忠,共圖大事,但實質上至多是來避難來了,借著自己這棵大樹好乘涼,將來有了機會必然遠走高飛,另立山頭,那樣的話他張獻忠又多了一個敵人,絕不能干養(yǎng)癰遺患的事!

張獻忠知道這些人不可能跟他大西王一條心,別看和李定國兵合一處打得明軍暈頭轉向,連戰(zhàn)皆捷報,將來這是他們的大敵,這在幾年前就已經證明過了。

因此必須得借這個機會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免留后患,但是又怕落下心胸狹隘、不仁不義、恩將仇報的罵名,于是他就傳密旨讓李定國設計悄悄地除掉了他們,這樣人不知鬼不覺權當他們戰(zhàn)死了。

但是要除掉這些人談何容易?定國吾兒雖然文韜武略過人,但是畢竟年輕氣盛,經驗不足,要對付這高桂英和李巖這些智勇雙全的人絕非易事,很可能將高桂英等人一網打盡了,卻累出一場大病。吾兒太不易了……為父讓你受累了……

張獻忠想到這里,鼻子發(fā)病,有種想哭的感覺。

張獻忠心急火燎的一邊往前趕路,腦子里一邊胡思亂想,

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均州軍營,見到寶貝兒讓太醫(yī)立即醫(yī)好他,然后父子相聚,然后李定國康復之后還能像往常一樣馳騁沙場,殺敵立功。

從大西京師到均州一千多里,張獻忠只用了五天時間,平均一天三百里還多,冷兵器時代的交通工具很是落后,行軍主要是靠馬腿和人腿來量,而且行軍一定的時間必須休整,吃喝拉撒及休息,以恢復體力然后才能繼續(xù),這樣除去吃喝拉撒及必要的休整時間,他們的行軍速度簡直是神速了。

張獻忠之所以能跑這么快,一是因為他心急如焚,二是因為他的行軍速度是鍛煉出來的,當年被官軍圍追堵截,一天一夜急行軍三百多里是家常便飯,在四川一帶他們常常牽著官軍的鼻子走,留下了“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的美名,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疲憊不堪?,F(xiàn)在他又把當年逃跑的本事拿出來了。

李定國的軍營在望,張獻忠長出了一口氣,可算到了,但是他的心仍然懸著,不知道兒子吉兇禍福,心里默默祈禱,愿上蒼保佑他兒李定國平安無事,逢兇化吉,能撐過這一關。

營門口迎接他的還是李定國手下的兵將,跪倒一大片向他這位大西王行施君臣大禮,張獻忠顧不得一路的鞍馬勞頓和滿身的征塵,詢問了幾句,得知李定國還沒有咽氣,他心里直念阿彌陀佛,然后帶著人急匆匆往里走。

但是到了李定國的大帳之中,張獻忠傻了,里面根本沒有李定國,而是見到了高桂英和李巖。

張獻忠有一種大白天活見鬼的感覺,頓時像觸電一般,腦子瞬間死機。不止是他,一起隨行的文武和太醫(yī)也都是一臉的懵逼相。好像是見到了這輩子最不可能見到的東西,山無棱、天地合、江河倒流、六月飛雪,估計也不會令他們如此不可思議。

李巖哈哈大笑:“八大王,別來無恙??!”

“你……你們?……”張獻忠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大臉上的黃胡須顫抖不止,瞬間他知道上當了,帶著人拉刀往外就闖,但哪還來得及。

營帳內外伏兵四起,無數(shù)的刀槍弓箭和火槍全都對準了他們,特別是那些新式的火槍,沒有長長的火藥引線,但他知道這玩意威力很大,只要手指頭輕輕一摳不用點火,就能發(fā)射,三百米范圍內都有殺傷力,這是明軍的大殺器,林毅這個家伙不知道從哪弄來了,是他們的專利,可是怎么到了他的大西軍營,難道……

張獻忠來不及多想,還想憑他的勇猛像當年絕處逢生一樣沖殺出去,但是這次不成了,因他們剛一動,高桂英和李巖手下這些兵將刀槍并舉,亂箭齊發(fā),火槍齊鳴,眨眼間張獻忠身邊的人就倒下一片,有的被火槍打成了篩子,有的亂箭穿身,有被刀槍連砍帶刺翻倒在地,血濺營帳。

本來他進這座大帳帶的人就不多,因為他是來看望干兒病情,讓太醫(yī)治病的,不是來打仗的,結果萬萬沒料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經過剛才這一下,身邊的人已經所剩無幾了,還有兩受傷的齜牙咧嘴的。

接下來李巖說了一番話,張獻忠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只有束手就擒,他算徹底明白怎么回事了,鬧了半天他的寶貝兒子李定國得了急癥是假的,根本沒那么回事,這只是個誘餌,是高桂英和李巖給他下的一個套,而這個大深坑早在他們這些人來奔他時,林毅就給他挖下了,反奸計防不勝防!

李定國非但沒有奉秘旨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反而中了這些人的陰謀詭計,害得他眼前也中計了。

林毅遠幾千里之外,就能將他生擒活捉,他真有些惱羞成怒。

他想殺出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些年過的皇宮生活,三宮六院、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人間天堂。弓刀石馬步箭,這些玩意已經退化了,面且眼前沒馬沒刀,沒甲衣,只有龍袍加身和一口防身的天子劍,但這天子劍在這幫人面前管個鳥用?

很快張獻忠被綁上了。但是他在被捆住的同時,大罵高桂英和李巖這些人,竟然投降大明,倒戈相向,認賊作父,甘當朝廷的鷹犬,不但背叛了他張獻忠,還背叛了李自成,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恩將仇報,天良喪盡……把高桂英和李巖這些人罵了個狗血噴頭。

等他罵得沒力氣了,高桂英莞爾一笑,“八大王,你錯了,我們闖王不是死在大明之手,而是死在漢奸和韃子之手,山海關一戰(zhàn)是上了大漢奸吳三桂和多爾袞的當,多虧監(jiān)國大人林毅率軍趕,趕跑了漢奸和韃子,并且開了恩赦免我等無罪,我們這是棄暗投明,殺韃子為闖王報仇,漢奸和韃子才是我們的仇人。并非我們恩將仇報無情無義,而你張獻忠一輩子甘愿作賊,甚至惜不與滿清韃子勾結,也是我們誅殺的對象,林大人決勝千里,李公子運籌帷幄,你和你那寶貝兒子李定國都上當了。但是若非如此,我等恐怕早就遭了你們的毒手,現(xiàn)在你反倒罵我們,我等敢對你八大王赤膽忠心嗎?你配嗎?”

這一番話嗯張獻忠直翻白眼,特別后幾句話,令他無地自容,這才是害人不成反害己!

這時李巖又說話了,“雖然你們父子罪孽深重,死有余辜,但是我們林大人有好生之德,讓留你們一條狗命,暫時不殺你們,否則你張獻忠早就跟他們一樣的一場了!”李巖說著一指地上的一片死傷。

張獻忠現(xiàn)在悔得腸子都青了,放著京師的皇上不當,五天五夜的急行軍,火急火燎地竟然送命來了,這當上得令他后悔八輩!

張獻忠被拿住以后,他帶來的一萬京營兵也知道上當了,這些忠于張獻忠的大西軍將還打算舍身救主,但是高桂英和李巖早就布下了天羅地網。

高一功、李過、李來亨、劉芳亮、袁宗地、田見秀等帶著人馬殺出來了,而且外圍有左良玉、劉良佐、黃得功、劉澤清、高杰等帶著大批的明軍從四面八方沖了過來,一萬大西軍被數(shù)萬明軍的團團圍住,結果有一部分死腦筋的將士還想負隅頑抗,但很快他們就實現(xiàn)了他們誓死效忠大西的愿望,全部被當場斬殺,剩余的幾千人一看勢頭不對,紛紛繳械投降,當了明軍的俘虜。

就這樣張獻忠被俘了,高桂英和李巖當然很高興,趕緊修書派人快馬五百里加急,向關外的林毅報捷。

這些明將士,無論是高桂英的部下,還是左良玉等人的部下,也就是新老明軍包括流賊降卒,共有十萬明軍將士,他們此明個個意猶未盡,也有些不可思議。

特別是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和高杰等人,他們簡直難以置信,赫赫有名的大賊酋張獻忠就這樣落網了?這難道是真的嗎?來的不會是張獻忠的替身吧?又覺得這絕對不可能,高桂英這些人能不認識?以前他們曾經是一丘之貉。

但是這一仗打得也太輕松了,這可是與李自成齊名的大西王啊,現(xiàn)在人家也皇帝了一回,大西國坐擁天下富庶之地,曾經與李自成的大順國搖相呼應,大明兩個國中之國,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終于把崇禎帝給玩死了。

可是如此鼎鼎大名的張獻忠就這樣玩蛋了?這一仗還沒怎么打就結事了,要知道崇禎王皇上日夜為他睡不著覺,無論的高官包括兵部尚書像楊思昌、鄭崇儉等人因此人鋃鐺入獄甚至掉腦袋的不可勝數(shù),他們絞盡腦汁,調動全國兵馬圍剿了十幾年也沒有結果,這些左良玉和黃得功、劉澤清等人高層將領深有體會,左良玉跟張獻忠交惡了多次,兩個人馬來馬往拼殺過,最多也是互有勝負。

但是今天就這么輕輕松松的一仗,張獻忠就落網了?這一仗打得也太揚眉吐氣了!

張獻忠這一落網,大西國莫不就群龍無首,像大順國一樣旗倒兵散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想想這些兵將個個歡呼雀躍了,這是多大的功勞啊!歡慶勝利之余,他們都對高桂英和李巖佩服致極,但是又想到這一仗是林毅遠在千里之外運籌的,決策者是林毅,高桂英和李巖最多是執(zhí)行者,因此敬畏之余又對這位大明的監(jiān)國佩服得五體投地。

高桂英和李巖設計拿住張獻忠之后,然后立即修書向關外作戰(zhàn)的林毅報捷,并將張獻忠和李定國打木籠裝囚車,派李過父子帶兩千人馬專程押送這二人往大明京師北京,聽候處理。因為這是朝廷重犯,沒有林毅口諭誰也不敢擅自作主,如果在軍營中萬一出點什么事,更擔不了這個責任,送往京師關進死牢,就保險了。

在囚車上,張獻忠見到了李定國,李定國做夢也沒想到在這里能見到他的父皇,驚得嘴張多大,眼睛瞪得溜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幾天李定國也后悔透了,怎么就上了高桂英和李巖他們的當?他還希望他的父皇趕緊派兵搭救于他,可是沒想到,父子倆一塊坐到囚車了,李定國知道真相后,父子二人相視無語了,同是栽在了這幾個人手里,同是天涯淪落人……

然后高桂英和李巖以討逆軍兵馬大元帥和軍師的身份,帶著大將高一功、劉芳亮、袁宗第和田見秀等,調動左良玉、黃得功、高杰、劉良佐、劉澤清等部明軍,由均州殺往四川。

現(xiàn)在左良玉、高杰、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等,這些曾是大明刺頭無敵的人物,在高桂英和李巖面前也老老實實了,讓往東不敢往西,讓打狗不敢攆雞,皆因對一個人敬畏使然。

高桂英統(tǒng)師著十萬明軍,并放出消息,大西王張獻忠和李定國已經被大明抓了俘虜,大西軍降者免死,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在這種輿論下,十萬明軍浩浩蕩蕩,由湖北西北部殺往四川而來……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