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13:09:46

傍晚的大運河上并不寂寞,有些生意更適合晚上做。船來船往,華燈初上,漁船夾雜著各種青樓花船,雖比不得秦淮河那樣的繁華,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自與三叔分開后,沈重秋便直奔大運河的皂林段而去,這里是大運河在桐鄉(xiāng)境內最熱鬧的河段,武騎尉南下的船也全停泊在此。但一路上他都在猶豫要不要去看武騎尉紀大人。雖然三叔信誓旦旦地保證此法有效,紀大人必然會同意供貨延期,但他依然心中沒底。

三叔所說的那套東西,他根本就沒全明白是何用意,卻讓他用這套說辭來說服紀大人,又怎么可能?

沈重秋懷著惴惴不安的心來到武騎尉的驛館前,讓侍衛(wèi)向里面通告一聲,就說供絲綢的沈重秋有事向大人稟告。

門前的侍衛(wèi)進去半天也不見回來,多半是晚上大人正在進行什么娛樂活動,一時不方便見客。

沈重秋不由又打了退堂鼓,恐怕沖撞到大人的雅興,惹其發(fā)怒。但轉念一想,對方都想置沈家于死地了,他又何需在意對方發(fā)不發(fā)怒呢,好像對方不發(fā)怒就會放過沈家一樣。于是心安了許多,便雙手疊放在身前,閉目養(yǎng)神,等待被武騎尉招喚。

也不知過了多久,沈重秋覺得自己都快睡著了,才聽到有人在身旁輕聲喚自己:“沈先生,醒醒,大人喚你進去!”

沈重秋忙拱拳告罪,含著胸將身段盡量放低,隨那侍衛(wèi)進入屋中。

紀保山是個滿臉的絡腮胡子的壯漢,身材不高,但很是魁梧,,氣質確像個武將。那紀保山正在觀舞飲酒,席上已經(jīng)杯盤狼藉,人似乎也有幾分醉意。

沈重秋的腰都還沒直起來,馬上又深深地彎下去,恭敬道:“草民沈重秋拜見紀大人!”

紀保山的心思也沒在他身上,眼睛一直盯著場地上身姿婀娜的舞女。見沈重秋還在彎腰行禮,眼皮也不動地向旁一揮手,意思讓他先到一邊呆著去。

沈重山只得退到一旁,站著等待紀保山招喚。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他已經(jīng)站得腿酸腳麻,那紀保山還沒有搭理他的意思。

他實在有些受不了,便小心地對身旁的侍衛(wèi)說道:“要是大人今天沒空,不如我改日再來吧,我一直站在這里怕掃了大人的雅興。”

他的語音剛落,便聽到紀保山聲音洪亮地說道:“你們都撤了吧!那個沈家的小子,上前說話,這么晚了來找本將軍所為何事?”

沈重山慌忙又彎腰上前,說道:“草民沈重秋拜見將軍,在下此來是有事想與將軍商議一下。”

紀保山哼了一聲:“不會又是絲綢延期交貨的事吧?我和你早說過了,軍令豈是兒戲!你既已接了本將軍的單子,便無論如何都要按時交貨。我們行軍之人講究軍令如山,哪像你們從商的這么沒規(guī)矩,想改時間就改時間!”

沈重秋忙賠罪道:“將軍所言極是,我也知不可隨意更改約定,但如今情況特殊,這才來與將軍商議。”

紀保山也不聽他解釋,依然自顧自地飲酒,壺中酒卻已被倒盡,他不由大怒:“都他娘的是死人啊,沒看老子酒又沒了嗎?老子在軍營中沒法飲酒,出門喝點酒也不讓老子喝得痛快!”

沈重秋趁機說道:“將軍,我?guī)Я艘稽c兒本地烏鎮(zhèn)產(chǎn)的竹筒酒,叫做杜搭酒,是將自家釀的白酒,用竹筒盛裝。雖然算不得什么好東西,但卻別有風味,將軍要不嘗嘗?”

蒸餾白酒的技術直到元朝才流行開來,此時的商朝,酒的度數(shù)還不高,故而這紀大人能連飲多時,也不醉倒。這烏鎮(zhèn)盛產(chǎn)的竹筒裝杜搭酒,后世卻是以高度酒聞名,此時名氣尚不顯,但貴在清醇甘美,回味無窮。民間有諺語,“毛煮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便是盛贊此酒的。

紀保山并不像兒子那樣好色,相對比而言,他更喜愛飲酒,聞聽此話,不由喜道:“還廢話什么,快奉上來我試試!”

沈重秋忙讓隨行的小廝將兩個竹筒奉了上來,由他兩手捧過頭頂,彎著腰恭敬地遞到紀保山面前。

紀保山望著兩個封閉式的竹筒,研究了半天,才掀開酒蓋,頓時一股混合著竹香的酒香彌漫在空中。紀保山不由深吸了一口氣,頓時喜笑顏開起來,抬起竹筒便往口中倒。

“好酒!有趣!特別!”紀保山忍不住贊道,“就知道這江南有好東西,喝了這么多天酒,卻偏偏沒人告訴這種好東西!”

沈重秋趁機獻殷勤:“將軍若喜歡,在下每日都給將軍送酒來。”

紀保山大喜道:“甚好,甚好,就這么定了,只要本將軍開心,是不會虧待你的。”

沈重秋馬上將舊事重提:“將軍,沈家絕無故意脫時間的想法,只是資金壓力太大,這筆絲綢價壓得又低,紀公子又要去了那么一點兒……嘿嘿。沈家的意思,能不能分批供貨,我們會按期提供一批絲綢,后續(xù)的絲綢再分批送至,這樣既未拖延時間,又能讓沈家緩解下壓力。”

紀佑嶺會從中拿回扣的事,紀保山自然一提便想通了,不由心中暗罵了一句。所謂拿人的手短,如今對方又投其所好,也有點吃人手短的感覺。頓時便覺得對方分批供貨的想法,倒在情理之中。于是點了點頭,說道:“此事容我考慮一下,如果能通融當然會照顧你們的。其實這批貨上面催得緊,我也是沒辦法。”

沈重秋喜道:“是是是,將軍最是通情達理,在下感激不盡。”

武將喜酒,卻是通病。投其所好送酒的方法倒也是沈慕白教他的,但在原定的設想中,這也只是個拉近彼此關系的舉措,并沒想到居然便讓對方同意分批供貨的折衷方案了。其實對于供貨一方來說,分批供貨與延期供貨的意思是相同的,李重秋此行的目的已經(jīng)算達到了。

也不知是被沈重秋多次請安的誠意打動,還是這杜搭酒所折服,這次供貨新方案的要求通過得出奇順利。

沈慕白本來還交待了別的事,但如今已經(jīng)完成任務,沈重秋便又開始猶豫要不要進行下面的計劃了。

紀保山酒喝得開心,看沈重秋便順眼了許多,于是招呼他在自己旁邊坐下,陪著喝酒。

沈重秋哪敢推脫,只得硬著頭皮在桌角坐下,酒也不敢飲,菜也不敢吃。

紀保山興致一高,便時不時地和沈重秋搭上幾句話,問些本地的風土人情。

沈重秋但凡知道的,都老實地作答,氣氛也慢慢變是熟絡起來。他見時機不錯,終于還是按三叔的計劃,向紀保山詢問起一事:“將軍,我聽到北方有也有蠶絲,卻與南方的桑蠶絲不同,好像叫做柞蠶絲,很是與眾不同……”

酒勁正酣的紀保山馬上警惕起來:“你問這個干什么?”

沈重秋按既定計劃說道:“此絲韌性極佳,雖不如江南的桑蠶絲看起來高檔,但優(yōu)點在于成本低。如果能有一個穩(wěn)定的供貨源,那也是大有可為的。”

紀保山帶著幾分醉意,打量著沈重秋,判斷著對方說這話題的用意。但對方自進屋來便一直很是緊張,卻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于是試探地說道:“這個柞蠶絲我略有耳聞,聽說顏色不如桑蠶絲透亮,絲的顏色過多,織不出好綢。”

沈重秋按照三叔的吩咐說道:“顏色多就染色啊,將全綢染成紅色、玄色、青色,那不就可以把這缺陷蓋過了嘛!”

紀保山一拍大腿興奮地說道:“對了,我怎么沒想到?”馬上察覺有些失態(tài),趕快收斂起笑容,“聽你這么一說倒是這柞蠶絲也大有用武之地,只是不知大家能不能接受這樣的綢?”

沈重秋假裝陷入深思:“習慣難改,要想讓人一下接受柞絲綢怕是不大可能,但我們反著想?yún)s是個大大的商機!”

紀保山已經(jīng)被勾起興趣,忙問:“怎么反著來?”

沈重秋故意問道:“大人,你說這世人是富人多還是窮人多?”

紀保山覺得此問題有些莫名其妙:“自然是富人少,窮人多如牛毛。”

現(xiàn)在沈重秋也看出來紀保山對這話題很在意,于是故作神秘地說道:“如果我們創(chuàng)出一種窮人能穿得起的絲綢,那這個銷量會多大?怕是比桑蠶絲多出幾倍都不止的。”

紀保山恍然大悟的樣子,但轉念又擔憂起來:“能行嗎?”

沈重秋鎮(zhèn)定地說道:“沈家誤從別人那里進了一批柞蠶絲,但為了做出適合的絲綢,浪費了太多,如今已經(jīng)所剩不多了,但已經(jīng)掌握了紡綢的方法。而且這批蠶絲也不便宜,要想長期做下去,肯定是不行。”

“我于是在想,紀大人走南闖北,對這些事一定是有了解的,所以才向大人問起。紀大人可是壓價的高手啊,就拿我們這次的生意來說,那絲綢的價格壓得可夠低的。所以紀大人如果能幫忙介紹,那一定會物美價廉,說不定這個新品種的絲綢就成了。”

“這種新出來的東西,利潤肯定高,等以后普及開來,那便沒多少賺頭了。趁著別人還沒想到這主意,我們可以先拔了頭籌!”

第十四章 杜搭酒

傍晚的大運河上并不寂寞,有些生意更適合晚上做。船來船往,華燈初上,漁船夾雜著各種青樓花船,雖比不得秦淮河那樣的繁華,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自與三叔分開后,沈重秋便直奔大運河的皂林段而去,這里是大運河在桐鄉(xiāng)境內最熱鬧的河段,武騎尉南下的船也全停泊在此。但一路上他都在猶豫要不要去看武騎尉紀大人。雖然三叔信誓旦旦地保證此法有效,紀大人必然會同意供貨延期,但他依然心中沒底。

三叔所說的那套東西,他根本就沒全明白是何用意,卻讓他用這套說辭來說服紀大人,又怎么可能?

沈重秋懷著惴惴不安的心來到武騎尉的驛館前,讓侍衛(wèi)向里面通告一聲,就說供絲綢的沈重秋有事向大人稟告。

門前的侍衛(wèi)進去半天也不見回來,多半是晚上大人正在進行什么娛樂活動,一時不方便見客。

沈重秋不由又打了退堂鼓,恐怕沖撞到大人的雅興,惹其發(fā)怒。但轉念一想,對方都想置沈家于死地了,他又何需在意對方發(fā)不發(fā)怒呢,好像對方不發(fā)怒就會放過沈家一樣。于是心安了許多,便雙手疊放在身前,閉目養(yǎng)神,等待被武騎尉招喚。

也不知過了多久,沈重秋覺得自己都快睡著了,才聽到有人在身旁輕聲喚自己:“沈先生,醒醒,大人喚你進去!”

沈重秋忙拱拳告罪,含著胸將身段盡量放低,隨那侍衛(wèi)進入屋中。

紀保山是個滿臉的絡腮胡子的壯漢,身材不高,但很是魁梧,,氣質確像個武將。那紀保山正在觀舞飲酒,席上已經(jīng)杯盤狼藉,人似乎也有幾分醉意。

沈重秋的腰都還沒直起來,馬上又深深地彎下去,恭敬道:“草民沈重秋拜見紀大人!”

紀保山的心思也沒在他身上,眼睛一直盯著場地上身姿婀娜的舞女。見沈重秋還在彎腰行禮,眼皮也不動地向旁一揮手,意思讓他先到一邊呆著去。

沈重山只得退到一旁,站著等待紀保山招喚。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他已經(jīng)站得腿酸腳麻,那紀保山還沒有搭理他的意思。

他實在有些受不了,便小心地對身旁的侍衛(wèi)說道:“要是大人今天沒空,不如我改日再來吧,我一直站在這里怕掃了大人的雅興。”

他的語音剛落,便聽到紀保山聲音洪亮地說道:“你們都撤了吧!那個沈家的小子,上前說話,這么晚了來找本將軍所為何事?”

沈重山慌忙又彎腰上前,說道:“草民沈重秋拜見將軍,在下此來是有事想與將軍商議一下。”

紀保山哼了一聲:“不會又是絲綢延期交貨的事吧?我和你早說過了,軍令豈是兒戲!你既已接了本將軍的單子,便無論如何都要按時交貨。我們行軍之人講究軍令如山,哪像你們從商的這么沒規(guī)矩,想改時間就改時間!”

沈重秋忙賠罪道:“將軍所言極是,我也知不可隨意更改約定,但如今情況特殊,這才來與將軍商議。”

紀保山也不聽他解釋,依然自顧自地飲酒,壺中酒卻已被倒盡,他不由大怒:“都他娘的是死人啊,沒看老子酒又沒了嗎?老子在軍營中沒法飲酒,出門喝點酒也不讓老子喝得痛快!”

沈重秋趁機說道:“將軍,我?guī)Я艘稽c兒本地烏鎮(zhèn)產(chǎn)的竹筒酒,叫做杜搭酒,是將自家釀的白酒,用竹筒盛裝。雖然算不得什么好東西,但卻別有風味,將軍要不嘗嘗?”

蒸餾白酒的技術直到元朝才流行開來,此時的商朝,酒的度數(shù)還不高,故而這紀大人能連飲多時,也不醉倒。這烏鎮(zhèn)盛產(chǎn)的竹筒裝杜搭酒,后世卻是以高度酒聞名,此時名氣尚不顯,但貴在清醇甘美,回味無窮。民間有諺語,“毛煮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便是盛贊此酒的。

紀保山并不像兒子那樣好色,相對比而言,他更喜愛飲酒,聞聽此話,不由喜道:“還廢話什么,快奉上來我試試!”

沈重秋忙讓隨行的小廝將兩個竹筒奉了上來,由他兩手捧過頭頂,彎著腰恭敬地遞到紀保山面前。

紀保山望著兩個封閉式的竹筒,研究了半天,才掀開酒蓋,頓時一股混合著竹香的酒香彌漫在空中。紀保山不由深吸了一口氣,頓時喜笑顏開起來,抬起竹筒便往口中倒。

“好酒!有趣!特別!”紀保山忍不住贊道,“就知道這江南有好東西,喝了這么多天酒,卻偏偏沒人告訴這種好東西!”

沈重秋趁機獻殷勤:“將軍若喜歡,在下每日都給將軍送酒來。”

紀保山大喜道:“甚好,甚好,就這么定了,只要本將軍開心,是不會虧待你的。”

沈重秋馬上將舊事重提:“將軍,沈家絕無故意脫時間的想法,只是資金壓力太大,這筆絲綢價壓得又低,紀公子又要去了那么一點兒……嘿嘿。沈家的意思,能不能分批供貨,我們會按期提供一批絲綢,后續(xù)的絲綢再分批送至,這樣既未拖延時間,又能讓沈家緩解下壓力。”

紀佑嶺會從中拿回扣的事,紀保山自然一提便想通了,不由心中暗罵了一句。所謂拿人的手短,如今對方又投其所好,也有點吃人手短的感覺。頓時便覺得對方分批供貨的想法,倒在情理之中。于是點了點頭,說道:“此事容我考慮一下,如果能通融當然會照顧你們的。其實這批貨上面催得緊,我也是沒辦法。”

沈重秋喜道:“是是是,將軍最是通情達理,在下感激不盡。”

武將喜酒,卻是通病。投其所好送酒的方法倒也是沈慕白教他的,但在原定的設想中,這也只是個拉近彼此關系的舉措,并沒想到居然便讓對方同意分批供貨的折衷方案了。其實對于供貨一方來說,分批供貨與延期供貨的意思是相同的,李重秋此行的目的已經(jīng)算達到了。

也不知是被沈重秋多次請安的誠意打動,還是這杜搭酒所折服,這次供貨新方案的要求通過得出奇順利。

沈慕白本來還交待了別的事,但如今已經(jīng)完成任務,沈重秋便又開始猶豫要不要進行下面的計劃了。

紀保山酒喝得開心,看沈重秋便順眼了許多,于是招呼他在自己旁邊坐下,陪著喝酒。

沈重秋哪敢推脫,只得硬著頭皮在桌角坐下,酒也不敢飲,菜也不敢吃。

紀保山興致一高,便時不時地和沈重秋搭上幾句話,問些本地的風土人情。

沈重秋但凡知道的,都老實地作答,氣氛也慢慢變是熟絡起來。他見時機不錯,終于還是按三叔的計劃,向紀保山詢問起一事:“將軍,我聽到北方有也有蠶絲,卻與南方的桑蠶絲不同,好像叫做柞蠶絲,很是與眾不同……”

酒勁正酣的紀保山馬上警惕起來:“你問這個干什么?”

沈重秋按既定計劃說道:“此絲韌性極佳,雖不如江南的桑蠶絲看起來高檔,但優(yōu)點在于成本低。如果能有一個穩(wěn)定的供貨源,那也是大有可為的。”

紀保山帶著幾分醉意,打量著沈重秋,判斷著對方說這話題的用意。但對方自進屋來便一直很是緊張,卻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于是試探地說道:“這個柞蠶絲我略有耳聞,聽說顏色不如桑蠶絲透亮,絲的顏色過多,織不出好綢。”

沈重秋按照三叔的吩咐說道:“顏色多就染色啊,將全綢染成紅色、玄色、青色,那不就可以把這缺陷蓋過了嘛!”

紀保山一拍大腿興奮地說道:“對了,我怎么沒想到?”馬上察覺有些失態(tài),趕快收斂起笑容,“聽你這么一說倒是這柞蠶絲也大有用武之地,只是不知大家能不能接受這樣的綢?”

沈重秋假裝陷入深思:“習慣難改,要想讓人一下接受柞絲綢怕是不大可能,但我們反著想?yún)s是個大大的商機!”

紀保山已經(jīng)被勾起興趣,忙問:“怎么反著來?”

沈重秋故意問道:“大人,你說這世人是富人多還是窮人多?”

紀保山覺得此問題有些莫名其妙:“自然是富人少,窮人多如牛毛。”

現(xiàn)在沈重秋也看出來紀保山對這話題很在意,于是故作神秘地說道:“如果我們創(chuàng)出一種窮人能穿得起的絲綢,那這個銷量會多大?怕是比桑蠶絲多出幾倍都不止的。”

紀保山恍然大悟的樣子,但轉念又擔憂起來:“能行嗎?”

沈重秋鎮(zhèn)定地說道:“沈家誤從別人那里進了一批柞蠶絲,但為了做出適合的絲綢,浪費了太多,如今已經(jīng)所剩不多了,但已經(jīng)掌握了紡綢的方法。而且這批蠶絲也不便宜,要想長期做下去,肯定是不行。”

“我于是在想,紀大人走南闖北,對這些事一定是有了解的,所以才向大人問起。紀大人可是壓價的高手啊,就拿我們這次的生意來說,那絲綢的價格壓得可夠低的。所以紀大人如果能幫忙介紹,那一定會物美價廉,說不定這個新品種的絲綢就成了。”

“這種新出來的東西,利潤肯定高,等以后普及開來,那便沒多少賺頭了。趁著別人還沒想到這主意,我們可以先拔了頭籌!”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