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與賈詡一番設(shè)計,自是覺得天衣無縫,一開始讓廖化假扮黑山賊,聲勢浩大;而后張偉裝作與王忠互相算計,最后不得不出兵王家集退敵;又與方悅結(jié)交,先前一步埋下伏筆,讓他領(lǐng)兵援救自己,從而將他從王忠身邊支開。
以騎兵為誘餌,幾乎是十分順利地,周倉就秒殺了王忠,馬邑城中大亂,令人裝作暴民洗劫了王家,果然就引來了王忠敗兵之亂。
而這一切,似乎在掌控之中,甚至各路援軍到達馬邑的時間,亦是與當(dāng)初張偉和賈詡算計的差不多,呂布提議,張楊甚至已經(jīng)動心,答應(yīng)保張偉暫代馬邑太守了。
可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一直從馬邑城出來,張偉都一直在感嘆,自己太小覷了天下英雄。
漢末到三國,這是一個戰(zhàn)亂的年代不錯,可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這近三年來,自己雖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場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可是真正能夠讓自己布局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作為一個早就被張角注意到,并一直在打壓的悲催的黃巾首領(lǐng),雖然多次在危亡的時刻挽救了黃巾軍的命運,可是不得不說,在黃巾之亂的前期,自己遇到的對手,還真是少之又少。
張偉作為一個黃巾小頭目,面對的都是不入流的對手,所以他們便會不敵自己;而那些三國真正的牛人們,似乎自己還真是沒有太多機會遇到。
從離開張寶之后,第一次真正地自己領(lǐng)軍發(fā)展,遇到官軍的圍剿,卻因為大牛人劉備三兄弟的出現(xiàn),讓自己差點就全軍覆沒,這不得不讓張偉心驚,真正高手的實力。
但是,自己抓了個漢軍俘虜許貝西,感覺到了他的不凡,一直善待之,直到他誠服,可是居然想不到,這許貝西居然就是三國第一毒士賈詡賈文和。
能夠撿到賈詡這樣的漏魚,而且還是一條十分牛叉的大魚,張偉便開始覺得,雄心勃勃了,可是似乎還是信心太滿,馬邑一行,只是遇到了郭圖,而且還是在最后時刻,功虧一簣。
郭圖,在張偉的心中,不過也就是二流謀士罷了,依稀記得游戲中,似乎智力比自己的賈詡可是差了老大一截的,自己萬萬沒有料到,郭圖居然會藏得這么深。
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是不露聲色,最后卻是絕地反擊。
雖然不知道他的意圖如何,可是張偉走的時候,已然感覺到他的自己的敵意了。
此時,自己剛剛離開馬邑城,這又有十余騎追了過來,估計不會是什么好事情,或許自己走了,郭圖就更方便行事了。
張君?
君,乃是對人的尊稱,而且還是在京畿一帶,大士族家族才會有的稱呼。
當(dāng)日在黃巾軍中,人們大多是以師兄弟,亦或是頭目,頭領(lǐng)之類的稱呼,這便是黃巾的做法。
而在鄉(xiāng)鄰之間,卻是以地域或官銜相稱,譬如張偉到馬邑,以為蛟龍寨乃是他一手建立,眾人便喚他“張寨主”。
王忠為馬邑太守,王穗乃是郡民,喚便喚之為“王大人”,而郭圖、方悅,乃是王忠部曲,于是便喚之為“將軍”。
方悅聞張偉乃留侯之后,又深為張偉才能折服,便從一開始的“張寨主”改成“張先生”,就如他對郭圖尊稱“公則先生”一般,這都是對于才學(xué)之士的尊稱了。
不過,這卻是一般軍中的稱呼罷了,對于許多名士大家之間交往,卻是以“君”互稱。
君,即君子,廣見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diào)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孔子為“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后經(jīng)過先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變成為了飽學(xué)之士之間的一種尊稱。
不得不說,在這世家大族統(tǒng)治的時代,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沒有讀書的可能,而不管是朝廷舉仕,亦或是名門教學(xué),都是以士族為先,自然而然,在學(xué)識之上,這些名門望族,自然也就是成為了學(xué)術(shù)中地位極高的人,以君互稱,卻是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而對于那些飽讀詩書的寒門子弟,卻又是不能夠如此稱呼了,畢竟他們的身世,卻是不能夠達到“君”的級別,這也是為什么曹操在得到郭嘉效力之后,卻稱之為“郭先生”亦或“奉孝先生”,而不是“郭君”的緣故了。
張偉雖然不曾有過過多的研究,可是卻也了解一些,此時聽聞此人高呼自己“張君”,不由得心中疑惑。
說時遲那時快,聽聞呼喚的時候,張偉和賈詡已然駐馬觀望,而這群人又是策馬如飛,轉(zhuǎn)眼便到了面前。
終于,看到為首之人,張偉不由覺得眼前一亮,想不到天底下居然有如此標(biāo)志的人。
頭戴方巾,不見一縷散發(fā),面容清秀,唇紅齒白,身上一襲白色儒衣,一縷紫色腰帶,隱隱繡著暗花,腰中佩劍,胯下一匹駿馬,居然比趙云還要俊俏幾分。
“主公,乃是江夏黃氏的公子。”賈詡見到來人,臉色一驚,低聲朝張偉道。
江夏黃家的公子?張偉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頭。
這天下學(xué)者,以潁川荀家為首,荀氏八龍,可謂是享譽整個中原;而后又是北??准遥耸强鬃佣佬O,京畿楊家、河北袁家,皆是四世三公,合稱為中原四大家。
而在中原四大家之外,卻是以荊楚四家名聲最盛,乃是江夏黃家、襄陽蒯家、長沙周家、南陽張家。
而這江夏黃家,卻是荊楚四家最為出名的,張偉亦是早就問其名,更是知道,這黃家可是有一個大賢人物,那就是黃承彥,荊州刺史劉表的姻親,又是歷史上家喻戶曉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岳父。
黃氏之子,張偉自然不敢怠慢,見到此人下馬,慌忙亦下馬來見。
“江夏黃腤見過張君。”來人上前,朝張偉行禮道,又轉(zhuǎn)頭朝跟隨張偉下馬的賈詡道“見過賈君。”
賈詡認識黃腤,而這黃腤的身后,還帶著數(shù)名穿著并州兵甲的隨從,想必是他們是在賈詡?cè)ノ骱拥臅r候見過。
這一次,張偉還真是有些納悶了,自己也是第一次見這黃腤,可是居然稱自己為君,似乎還真是受寵若驚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近三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聽人這么叫自己。
“張偉不過是鄉(xiāng)野之人,黃君過譽了。”張偉不卑不亢,慌忙朝黃腤回禮道。
“若張君亦是鄉(xiāng)野之人,那黃腤又當(dāng)以何地置容呢?”黃腤不知何時手中卻多了一柄鵝毛扇,輕輕搖晃,微微一笑道。
“不知道黃君有何見教?”張偉再道。
黃君?皇軍?張偉不由得心中一陣咕嚕,雖然眼前這人風(fēng)度翩翩,倒不似電視里面那些鬼子進村的模樣,不過此人在這個時候喚住自己,還是需要多加防范。
“張君先是退匈奴,而后斬黑蛟,建山寨,容難民,件件都是義舉,黃腤早仰張君大名。”黃腤接著道“上次在西河的時候,與文和先生相見,知道他在張君麾下效力,卻是要跟隨前來拜訪,卻被瑣事纏身,今日到馬邑城內(nèi),卻又逢張君先走……。”
不管這黃腤是什么目的,可是從他的口氣中,似乎還對自己十分推崇,雖然自己似乎和他沒有什么交集,多條朋友多條路,此時裝作十分慚愧,亦是上前套熱乎“黃君謬贊,江夏黃家大名,偉可是如雷貫耳。不過這荒山野嶺的,不是說話的地方,偉知道前方幾里地,卻是有個野店,屈尊移步,前去小坐?”
聽聞張偉居然對自己“如雷貫耳”,黃腤不由得哈哈大笑,一副與張偉相見恨晚的味道,翻身上馬,讓張偉在前,自己跟隨而去。
心中卻有些樂開了花,想不到這張偉居然也是個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人,自己這黃腤之名……
張偉點了兩個小頭目領(lǐng)隊,自己卻領(lǐng)了幾個貼心侍衛(wèi)趕了賈詡的車杖,領(lǐng)著黃腤一行,快馬加鞭,飛奔前方野店。
說是野店,其實也就不過是路邊一個小茶館罷了,搭了一個涼棚,放了幾圍桌子板凳,后面幾件住房,供給過路客商休息留宿之用。
黃腤為人豪爽,一路上與張偉齊頭并進,有說有笑,張偉心中卻是犯了嘀咕,想這黃腤也是一表人才,口若懸河,見識廣博,卻不料有些娘娘腔,不但動作有些忸怩,而且這么一個大男人,居然還擦香。
若是在現(xiàn)代,男人也有用香水不錯,譬如古龍水等一類的,亦或是范思哲、寶格麗等牌子貨,張偉雖然沒有用過,那也是聽過,并不怎么奇怪。
可是在這兩千年前的漢末,男人涂香卻不是見尋常的事情,即使是書香門第,即使是世家子弟,似乎有這種嗜好的亦數(shù)異類。
顯然,這黃腤就是異類中的異類,若不是他飽讀詩書,游歷天下,讓自己極為佩服,自己還真心有些懷疑他的性別。
可惜了,還真是娘娘腔,還是一個極為了不得的娘娘腔,張偉已然看的出來,就連賈詡,似乎都對黃腤佩服之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