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09:54:38

凌晨兩點,城南的霓虹剛熄。

一輛黑色商務車駛過東河橋,消失在昏黃的路燈盡頭。遠處高架橋下,一道身影緩緩走出陰影。

許知硯,一名退伍特戰(zhàn)軍人,如今的身份,是一名殯儀館的夜班司儀。

他身材筆挺,眉眼清冷,穿著黑色風衣,手中提著一只舊款皮箱,箱里除了白手套、冥幣、香灰和遺像框,還有他自己的規(guī)矩。

“死人歸路,不能斷香。”這是他的第一條守則。

夜風拂過,城市邊緣散發(fā)著混雜的汽油味與潮濕腐葉氣。

今夜他接到的委托不尋常。

死者是一名十五歲的少年,無家無名。被發(fā)現(xiàn)時,蜷縮在下水道口,死狀安詳,像睡著了一樣。法醫(yī)判斷死因:心源性猝死。卻沒人知道他為何會出現(xiàn)在那。

更詭異的是,少年在殯儀館停放的第一晚,監(jiān)控黑了四分鐘。

四分鐘后,尸體的位置動了三厘米。

沒人提這事,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有許知硯,照舊戴上白手套,為少年凈面、點香。

“你叫什么名字?”他輕聲問道,像在和活人說話。

少年當然不會回答。

他替少年拉平衣領,點上三炷香,坐在靈前的蒲團上守夜。

夜里三點,殯儀館東側的鐵門“砰”地一聲響了一下,像是被風推開的。

許知硯沒有動,只是將視線落到香灰線上。

三炷香中間那根,灰斷了。

斷灰不落,魂不走。

他緩緩起身,從箱中取出一小包符紙,拈起一枚,燃火,低聲念著聽不清的咒語。

火光驟然明亮,燒到中段時,屋內溫度像驟然下降,冷得像進了冰窖。

“別來打擾他。”他對著空氣說。

風停了。

香灰落地,細碎一線,像是有人應允。

少年臉上的表情似乎也緩和了一些。

翌日清晨,火化室傳來指令:少年遺體需盡快處理,送至焚化爐前的編號是“14號”。

許知硯站在編號前,沉默地看著火焰吞噬白布下的輪廓。

沒人知道,他在白布角落夾了一張字條。

——“你是被遺忘的人,但不是沒人送你歸途。”

這不是他第一次為無名者送行。

但這一次不同。

少年走后第二天,許知硯下班回到住處,門口放著一個快遞盒。

上面沒有快遞單號,也沒有寄件人。

他打開盒子,里面是一只已經(jīng)磨舊的帆布書包,書包中有三樣東西:一張泛黃的劇院票根、一根已經(jīng)干枯的曼陀羅花、還有一個U盤。

U盤里只有一個視頻。

畫面晃動中,少年站在天橋上,背后是洶涌車流。他對著鏡頭說:“如果你看到這個視頻,說明我真的不在了。”

“別替我難過。我只是沒找到那個能聽我說話的人。”

“不過,謝謝你,讓我最后一程不孤單。”

許知硯盯著屏幕,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情緒。他將視頻拷貝到硬盤中,又打印出一張截圖,折好,放進靈牌夾層里。

這是一種儀式。

也是一種延續(xù)。

他不是信神的人,卻愿意替這些亡者做一件事——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

夜色深濃,他關掉燈,拿出一本寫滿死亡筆記的舊冊,在新的一頁寫下:

【編號1075號,性別男,年約十五,死因:心源猝死,歸途完整。疑似靈跡。已入安息序列?!?/p>

他為每一位死者編一個“歸途編號”,只給自己看。

他們是城市的影,是被遺忘的章節(jié)。

他,是為他們收尾的那個人。

而他不知道,這一晚之后,編號1075號將是他命運轉向的第一道警告。

接下來會有更多人死去。

而他,是唯一能看見他們死前真相的人。

第1章 夜行人 黑夜里的送行人,守著歸途的孤魂

凌晨兩點,城南的霓虹剛熄。

一輛黑色商務車駛過東河橋,消失在昏黃的路燈盡頭。遠處高架橋下,一道身影緩緩走出陰影。

許知硯,一名退伍特戰(zhàn)軍人,如今的身份,是一名殯儀館的夜班司儀。

他身材筆挺,眉眼清冷,穿著黑色風衣,手中提著一只舊款皮箱,箱里除了白手套、冥幣、香灰和遺像框,還有他自己的規(guī)矩。

“死人歸路,不能斷香。”這是他的第一條守則。

夜風拂過,城市邊緣散發(fā)著混雜的汽油味與潮濕腐葉氣。

今夜他接到的委托不尋常。

死者是一名十五歲的少年,無家無名。被發(fā)現(xiàn)時,蜷縮在下水道口,死狀安詳,像睡著了一樣。法醫(yī)判斷死因:心源性猝死。卻沒人知道他為何會出現(xiàn)在那。

更詭異的是,少年在殯儀館停放的第一晚,監(jiān)控黑了四分鐘。

四分鐘后,尸體的位置動了三厘米。

沒人提這事,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有許知硯,照舊戴上白手套,為少年凈面、點香。

“你叫什么名字?”他輕聲問道,像在和活人說話。

少年當然不會回答。

他替少年拉平衣領,點上三炷香,坐在靈前的蒲團上守夜。

夜里三點,殯儀館東側的鐵門“砰”地一聲響了一下,像是被風推開的。

許知硯沒有動,只是將視線落到香灰線上。

三炷香中間那根,灰斷了。

斷灰不落,魂不走。

他緩緩起身,從箱中取出一小包符紙,拈起一枚,燃火,低聲念著聽不清的咒語。

火光驟然明亮,燒到中段時,屋內溫度像驟然下降,冷得像進了冰窖。

“別來打擾他。”他對著空氣說。

風停了。

香灰落地,細碎一線,像是有人應允。

少年臉上的表情似乎也緩和了一些。

翌日清晨,火化室傳來指令:少年遺體需盡快處理,送至焚化爐前的編號是“14號”。

許知硯站在編號前,沉默地看著火焰吞噬白布下的輪廓。

沒人知道,他在白布角落夾了一張字條。

——“你是被遺忘的人,但不是沒人送你歸途。”

這不是他第一次為無名者送行。

但這一次不同。

少年走后第二天,許知硯下班回到住處,門口放著一個快遞盒。

上面沒有快遞單號,也沒有寄件人。

他打開盒子,里面是一只已經(jīng)磨舊的帆布書包,書包中有三樣東西:一張泛黃的劇院票根、一根已經(jīng)干枯的曼陀羅花、還有一個U盤。

U盤里只有一個視頻。

畫面晃動中,少年站在天橋上,背后是洶涌車流。他對著鏡頭說:“如果你看到這個視頻,說明我真的不在了。”

“別替我難過。我只是沒找到那個能聽我說話的人。”

“不過,謝謝你,讓我最后一程不孤單。”

許知硯盯著屏幕,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情緒。他將視頻拷貝到硬盤中,又打印出一張截圖,折好,放進靈牌夾層里。

這是一種儀式。

也是一種延續(xù)。

他不是信神的人,卻愿意替這些亡者做一件事——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

夜色深濃,他關掉燈,拿出一本寫滿死亡筆記的舊冊,在新的一頁寫下:

【編號1075號,性別男,年約十五,死因:心源猝死,歸途完整。疑似靈跡。已入安息序列?!?/p>

他為每一位死者編一個“歸途編號”,只給自己看。

他們是城市的影,是被遺忘的章節(jié)。

他,是為他們收尾的那個人。

而他不知道,這一晚之后,編號1075號將是他命運轉向的第一道警告。

接下來會有更多人死去。

而他,是唯一能看見他們死前真相的人。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