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選擇相信林軒。
畢竟,這個詩詞盛典的第一題是由夏言出題的。
并且出的還是關于農耕的題目。
這類詩詞歌賦的題目,可與一般的詩詞不同。
若是尋常的文人墨客。
大多是風流才子,免不了寫些風花雪月的東西。
相較之下,關注民生農耕等事宜。
自然就少了很多。
所以,面對夏言這道題目。
雖然算不上過于冷門。
卻也絕非易事。
“你果真有把握?”
太子景徹皺了皺眉頭。
壓低聲音有些擔憂的開口。
其他的人還在沉思,試圖構思一篇佳作出來。
即便是寫上幾柱香。
那都是正常的事情。
可沒想到,這個林軒竟然直接就示意他提筆寫詩了。
面對景徹的開口詢問。
林軒并沒有過多的辯解。
只是看了一眼景徹,自顧自的開口說道。
“信我便是。”
說完,林軒便直接將腦海中。
早已想好的一首詩,給直接說了出來。
聽到林軒的話語。
太子景徹一邊轉動手腕。
快速將詩謄抄在了宣紙之上。
眸子也隨之瞪大了起來。
這首詩…
一旁的四皇子景致自然注意到了這一幕。
眼看景徹動作如此之快。
他瞬間皺起了眉頭。
不由疑惑了起來。
這都不需要斟酌沉思么?
動作竟然如此之快!
想到這。
景致的臉色也變化了幾分。
與此同時。
夏言正輕撫自己的胡須。
望著臺下冥思苦想的眾人,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個題目,可是他盡心挑選的話題。
不談風月寫國事。
農耕乃是立國之本,只有糧食充足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那才算得上是太平盛世。
眼下正值秋收之季,倒也算得上切題。
隨著時間推移。
在場的諸多才子。
也都已經想好了心中的內容。
不少人提筆寫詩,滿意的欣賞著自己手中的作品。
同時,也有不少人將注意力。
放到了狀元郎郎明的身上。
這家伙身上的名聲,那才是真正引人注意。
既然冠有才子之稱。
那也得手下有真功夫才行。
因此,無數人作詩完畢之后。
便直接望向了郎明的方向。
身為大宣王朝的狀元郎。
郎明可謂是氣派非凡,雖無過多官職在身。
可身上的浩然正氣。
卻也相當明顯。
意氣風發(fā)揮筆作詩,滿臉自信的模樣。
“可有佳作。”
“讓吾等評鑒一二?”
夏言略帶笑意。
望著眾人,徑直開口說道。
待到他說完之后。
大殿內的不少人將自己謄抄好的作品。
由身旁的太監(jiān),呈遞到了夏言的身前。
既然,第一首詩由夏言親自出題。
那第一眼自然由他來看。
在場文人墨客居多,寫出來的詩篇數量自然不少。
因此,夏言自然來不及細細品讀。
每篇詩作推敲品讀的時間,都不算太長。
只是大略看了一眼,便迅速掃了過去。
而看過的佳作。
除了部分放在自己的案頭。
其余的,則是遞給了身旁的其他官員。
交由其他人繼續(xù)品讀查閱。
隨著夏言點頭搖頭,細細品讀的動作。
在場眾人的心緒,也迅速被調動了起來。
“這…”
“究竟是好,還是壞?。?rdquo;
“雖是第一篇詩,其中的難度…”
“著實讓人有些為難??!”
“……”
眾人低聲議論著。
神情自然也變得有些緊張了。
而此時。
四皇子景致坐在案臺后。
抬頭越過一段距離,望向了郎明。
直到看見郎明自信的神情后。
他這才放下心來。
神情自然也變得得意起來。
酌了一口酒,隨意的看著身旁的太子景徹。
淡然的開口說道。
“不知皇兄…”
“是否寫下些什么佳作。”
“不如分享出來,供吾等品讀一二。”
聽到景致的詢問聲。
景徹抬了抬眸子,冷笑了一下。
“致弟倒是不必擔心這些。”
“有狀元郎相助,致弟還真是有恃無恐啊?”
聽到景徹的暗諷。
景致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更加得意了幾分。
握著鼎器的手搖晃了兩下。
而后繼續(xù)開口。
“剛才看皇兄下筆如此之快。”
“還以為皇兄早已做好了準備。”
兩人的席位非常之近。
所以,從一開始。
景致便看到了景徹的動作。
只不過。
他也懂幾分詩詞歌賦的內容。
寫的快,并不代表什么。
還是得靠詩詞的內容致勝。
他的依仗可是號稱極具才華的狀元郎郎明。
對于這次詩詞盛典的魁首。
四皇子景致勢在必得!
而面對景致的調謔。
景徹沒有過多的反駁。
只是抬起眼簾,隨意瞥了他一眼。
神情毫無變化。
心底暗笑了兩下。
若是之前,他還真沒有什么底氣。
可現在看完林軒的詩篇。
景徹絲毫不慌!
他反倒有些好奇,等到成績公布的時候。
會是什么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