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家伙明顯是上頭了,蕭諾心中暗笑,故意裝作懵懂的樣子:“譬如呢?司業(yè)不妨試言之。”
鄭知非想也不想,脫口而出:“而今國庫空虛,朝中卻仍在大興土木,虛耗民力,此非圣君所為也!”
蕭諾搖了搖頭:“朝中興修關(guān)隘,是防范異族;重建麗宮,是為了彰顯我大盛威嚴,我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
鄭知非氣的手都在抖,咬牙切齒的:“那重奸佞,遠君子,也沒什么不妥嗎?”
蕭諾似笑非笑:“朝中有奸佞嗎?還請鄭司業(yè)明言,孤便是不做這個太子,也要向父皇揭露此人的奸惡嘴臉。”
鄭知非張口結(jié)舌,差點沒被噎死。
他倒是想說,可問題是他不敢啊!
“朝中奸佞”不是什么好詞,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這個資格的!
鄭知非不過是個小小的國子司業(yè),他瘋了才敢胡亂開噴。
其余的幾名國子博士早就驚呆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蕭諾居然如此滑溜。
眼看著鄭知非一敗涂地,其他人坐不住了,馬上就有人跳出來打岔:
“太子殿下所言,臣不敢茍同!
其他不論,當(dāng)今陛下近年來日漸奢靡,醉心方術(shù),難道也是對的嗎?”
這種破事,還真沒辦法洗。
眾位講師死死的盯著蕭諾,不管蕭諾贊成還是反對,他們都能把蕭諾架在火上烤。
蕭諾心中大怒,這些賤人,自己和他們無冤無仇,他們竟然想弄死他!
“魯樹人說的沒錯,讀書人的心真臟!”
幸虧蕭諾有隨身圖書館,這段時間翻閱了大量史料,很快就從中找到了提示。
蕭諾突然滿臉驚喜,哈哈大笑:“哈哈哈……我想到辦法了!”
眾人相顧愕然,太子這是怎么了?
鄭知非卻以為蕭諾在裝瘋賣傻,趕緊追問:“殿下想到什么辦法?”
蕭諾一臉興奮:“孤自知無德無才,不敢有何妄念。
若是能用方術(shù)煉出金丹,獻給父皇,豈不是就能讓父皇長生不老,永鎮(zhèn)江山?
如此一來,孤豈不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太子?”
眾位博士目瞪口呆,太子殿下莫不是真的瘋了?
哪想到蕭諾起身就是一揖及地,鄭重之極:“多謝眾位先生提點,否則孤還想不到此事。”
眾位博士:……
求求你了,你別謝我們!
這事要傳出去,我們以后還怎么扛著“正人君子”的招牌出來混?。?/p>
鄭知非更干脆,兩眼一翻直接暈了過去。
最開始,這幾個國子博士還心懷僥幸,希望蕭諾只是打打嘴炮。
然而很快,他們就絕望了。
“東宮開始煉丹了!”
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京城各處。
幾位博士對太子的“教誨”,也被傳的人盡皆知。
瞬時間,幾位博士的清貴名聲掃地,直接頂風(fēng)臭三里。
更讓他們咬牙切齒的是,蕭諾不但第一時間入宮,向皇帝表達了自己煉丹進獻的意圖,更是一出宮就大張旗鼓的開始張榜求賢,面向天下遍尋方士。
東宮的下人也開始四處奔走,不是尋訪有道真君,就是遍地求購各種珍貴藥材。
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傳聞。
“你們聽說了嗎?御春堂的人參被東宮買走了,那可是他們的鎮(zhèn)店之寶!”
“我聽說啊,太子殿下為了給天子煉丹,把東宮府庫都搬空了。”
“何止?我有親戚在東宮當(dāng)差,聽說太子本就清貧,為了給天子煉丹,已經(jīng)開始節(jié)衣縮食了。”
……
這種種傳言,雖不是蕭諾刻意安排,卻也是有意為之,短短時間內(nèi)就在京城鬧的滿城風(fēng)雨。
雖說許多人還在嘲笑蕭諾,覺得他在做無用功。
可滿天下的老人,無論是貧賤還是富貴,誰不對皇帝羨慕嫉妒恨?
甚至還有老人私下里閑聊:
“這樣的赤誠孝子,已經(jīng)很多年都沒聽說了!”
外界的紛紛擾擾中,東宮似乎已經(jīng)超然于外了。
新晉“大孝子”蕭諾深居簡出,對博士們的課程是越發(fā)懈怠,轉(zhuǎn)而竟然研究起各種道經(jīng)來。
起初所有人都以為蕭諾只是擺個姿態(tài),可誰也沒想到,蕭諾不光是深研道經(jīng),居然還親自動手煉起丹來。
不但是親手煉丹,每次丹藥出爐,蕭諾竟然親自為皇帝試丹!
這事就連太武帝都驚動了。
醉心方術(shù)多年,他怎會不知道試丹的兇險?
以太武帝的刻薄寡恩,聽完心腹的密奏之后,也罕見的陷入了沉默。
雖然時間不長,但可以看出,太子的孝舉確確實實打動了他。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不過是蕭諾掩人耳目的手段而已。
在別人看來親自試丹是在賭命,可蕭諾的“丹方”都是來自圖書館里的醫(yī)學(xué)書籍,每次親手煉出來的“金丹”,不是健胃消食片,就是六味地黃丸。
危險?
有個毛的危險!
再說了,煉丹么,多用點硫磺很正常吧?
硝石用的有點多,也很合理對不對?
至于木炭……
呵呵,給皇帝煉丹你敢不用最好的木炭?
表面上蕭諾孝心可嘉,為了給皇帝煉出長生不老的金丹親力親為,每次都把自己弄的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然而誰也不知道的是,蕭諾早就從隨身圖書館里,找到了黑火藥的各種最佳配方。
借著隨身圖書館的便利,蕭諾偷偷配置了大量的爆炸藥和發(fā)射藥。
這些保命的寶貝,被蕭諾儲存在圖書館的倉庫內(nèi),根本不怕被人發(fā)現(xiàn)。
如此一來,誰也沒發(fā)現(xiàn)“大孝子”蕭諾的險惡用心,只剩下朝野內(nèi)外,對太子的一片贊譽之聲。
當(dāng)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對蕭諾有所改觀。
除了那幾個國子博士之外,蕭諾的兩位好兄弟現(xiàn)在也對他恨入骨髓。
心思深沉的秦王蕭謙還能隱忍,即便遇見蕭諾,也能皮笑肉不笑的打個招呼,寒暄一番。
可性情急躁的魏王蕭謹就忍受不了了。
以前喝多了的時候,蕭謹總會借著酒意,將秦王蕭謙咒罵一番。
如今蕭謹唾罵的對象,已經(jīng)改換成了蕭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