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14:36:27

榮城并不如想象當中那么繁華,在周允眼中充其量就是一個大點的鎮(zhèn)子。

當然,這也是因為周允見慣了那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眼光自然高了。

今日大約不是趕集的日子,又已經(jīng)是下午了,街上的人并不多,不過街道兩旁的店鋪倒是不少。

周允一一掃過,可惜,不認字,不進去的話,僅靠外面看兩眼,倒是很難辨別這些店鋪到底是做什么的。

好在,身邊有一個認字兒的。

“那是什么店?”

“那是吃飯的地方。”

“那個呢?”

“那是客棧。”

“對面那個又是什么店?”

“那是鐵匠鋪。”

趙巧雁很有耐心,主要是她心里覺得,周允以前在山上潛修,對外面的這些東西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一路邊走邊問,周允一邊根據(jù)趙巧雁的回答,一邊去對照那牌匾上的字,并且一一記下來。

“唉,那地方是布莊吧?”周允忽然一指,那邊的店鋪里面掛的擺的全是布匹,當是布莊。

就見趙巧雁看去,隨后輕聲一笑:“走,我們進去看看。”

周允沒有拒絕,只當是趙巧雁想買衣服。

卻不想,趙巧雁一進去,就對伙計喊道:“你們老板呢?叫他出來。”

伙計一臉狐疑的打量了趙巧雁一番,之后才一臉了然,急忙轉身叫人去了。

周允隨手看著手邊的布匹,心中習慣性的開始分析制作材料和工藝。

到底是古代,這種粗淺的工藝,還是不太能如周允的眼。

就譬如手中摸的這一匹布,乃是蠶絲所制,看這布匹擺放的位置,以及考慮到蠶絲在古代可是不便宜,不難猜測,這一匹布的價格,怕是不便宜。

蠶絲在古代是稀缺貨,成本都不低,那想來這一匹布的成本肯定也很貴。

若是自己的話,用蘆葦應該就能做出相同的質(zhì)感來,那成本簡直低得不行,只是這個方式中間步驟太多,不適合大規(guī)模制作。

正想著,就見到后堂走出一位身穿錦繡華服的姑娘,面容和趙巧雁有七八分相似,只是或許是因為衣服稱托的原因,那姑娘整個都顯得光彩照人,如同孔雀一般。

姑娘一見到趙巧雁,頓時拉住她的手,笑了起來:“三妹,你不在家上課,怎么出來了?”

周允聽得挑眉,三妹?那這位就是趙家二小姐趙碧柔了?

“二姐,已經(jīng)上完課了,老師早就回去了。”趙巧雁拉著趙碧柔的手,撒嬌道。

“那留下的課業(yè)可做了?父親可盼著你能考取功名,莫要懈怠。”

“哎呀二姐,我知道。”

兩姐妹說了一陣悄悄話,隨后趙碧柔的目光才轉到周允身上,問道:“這位客人,你可是要買布?”

“那匹布是用來做女兒衣服的,不如我另外再幫你挑挑?”

周允這才驚覺,自己還捏著那一匹布,連忙縮回手,尷尬道:“咳咳,我不是什么客人,我是三小姐的書童。”

周允身上的衣服又沒換,趙碧柔自然知道他是趙家的下人了,只是沒想到他就是那個書童。

她昨日和趙天佑對賬的時候,趙天佑魂不守舍的,好像就是因為這個小書童,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過因為太晚了,所以就沒有去見見,到不想今天卻在店里碰到了。

“三妹,怎的出門也不帶個丫鬟?”趙碧柔說道。

“哎呀,帶她們只會向爹爹告狀,我才不帶呢。”

“那你就這么確定,他不會向爹爹告狀?”趙碧柔指向周允。

“他才不會呢,”趙巧雁輕哼一聲,隨即又一臉興奮了起來,“二姐,今天小書童可是神氣呢,讓王先生都主動開口要收他為徒呢,事情是這樣……”

趙碧柔安靜的聽著,只是看著眉飛色舞的趙巧雁,神情有些許的奇怪。

這到店里來,怎么嘴里談論的全是這個小書童?

正在此時,外面忽然急匆匆跑來一個人,一見到趙碧柔,就急忙湊過去。

“二小姐,不好了!”

談話忽然被打斷,趙碧柔倒也沒有生氣,只是問道:“榮伯,何事這么驚慌?”

榮伯連忙從懷中掏出一段布匹,忙道:“出大事了,二小姐請看。”

趙碧柔連忙看向布匹,就見原本應該均勻暈染的布匹,現(xiàn)在卻是一處濃一處淡,而且這顏色也不純正,看著有種亂遭的感覺。

不就是一尺布,染得不好丟了就是,何必如此驚慌?

趙碧柔心中疑惑,隨之接過,一入手,感受那種觸感,臉色猛然一變,臉色迅速慘白起來:“蜀錦?”

榮伯一臉灰暗的點點頭:“是,不過好在只浪費了這一尺布,還有剩的。”

聽到這話,趙碧柔才稍微松了口氣。

須知蜀錦昂貴,榮城沒有幾個人消費得起,因此趙家這里也不過只有寥寥幾匹而已。

再過不久縣令母親大壽,前幾日特意來趙家,給他老母親訂做一整套衣服,特意吩咐要用蜀錦。

這樣的大單子,幾年難得一見,因此趙家對此極為重視,染料都是為了這一次,特意去進的最好的。

這一單子要是做砸了,賠錢事小,得罪了縣令才是真的要命。

原本趙家的那些蜀錦,做一整套之后就剩不下多少了,若是出了差錯,他們也著實沒有時間再去進貨蜀錦。

好在,只浪費了一尺布,應當還足夠。

“怎么會這樣,是不是染色的時候步驟出了問題?”趙碧柔問道。

“不會,我親自做的,怎么會出錯。”榮伯在趙家都干了十幾年了,是這里的老師傅,從未出過錯。

“我覺得,應當是染料的問題。”榮伯又添了一句。

趙碧柔眉頭緊鎖,輕聲念叨:“染料怎么會有錯呢,這批染料可是從杜家買的,杜家和我們合作了也快有十年了,怎么可能出問題?”

說著,趙碧柔還是覺得不放心,必須得親自去看看,便轉頭看向趙巧雁:“三妹,現(xiàn)在坊子出了事,我必須得去看看,你……”

話沒說完,趙巧雁便忙道:“我也去,說不定能幫上忙呢。”

第6章 趙家二小姐

榮城并不如想象當中那么繁華,在周允眼中充其量就是一個大點的鎮(zhèn)子。

當然,這也是因為周允見慣了那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眼光自然高了。

今日大約不是趕集的日子,又已經(jīng)是下午了,街上的人并不多,不過街道兩旁的店鋪倒是不少。

周允一一掃過,可惜,不認字,不進去的話,僅靠外面看兩眼,倒是很難辨別這些店鋪到底是做什么的。

好在,身邊有一個認字兒的。

“那是什么店?”

“那是吃飯的地方。”

“那個呢?”

“那是客棧。”

“對面那個又是什么店?”

“那是鐵匠鋪。”

趙巧雁很有耐心,主要是她心里覺得,周允以前在山上潛修,對外面的這些東西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一路邊走邊問,周允一邊根據(jù)趙巧雁的回答,一邊去對照那牌匾上的字,并且一一記下來。

“唉,那地方是布莊吧?”周允忽然一指,那邊的店鋪里面掛的擺的全是布匹,當是布莊。

就見趙巧雁看去,隨后輕聲一笑:“走,我們進去看看。”

周允沒有拒絕,只當是趙巧雁想買衣服。

卻不想,趙巧雁一進去,就對伙計喊道:“你們老板呢?叫他出來。”

伙計一臉狐疑的打量了趙巧雁一番,之后才一臉了然,急忙轉身叫人去了。

周允隨手看著手邊的布匹,心中習慣性的開始分析制作材料和工藝。

到底是古代,這種粗淺的工藝,還是不太能如周允的眼。

就譬如手中摸的這一匹布,乃是蠶絲所制,看這布匹擺放的位置,以及考慮到蠶絲在古代可是不便宜,不難猜測,這一匹布的價格,怕是不便宜。

蠶絲在古代是稀缺貨,成本都不低,那想來這一匹布的成本肯定也很貴。

若是自己的話,用蘆葦應該就能做出相同的質(zhì)感來,那成本簡直低得不行,只是這個方式中間步驟太多,不適合大規(guī)模制作。

正想著,就見到后堂走出一位身穿錦繡華服的姑娘,面容和趙巧雁有七八分相似,只是或許是因為衣服稱托的原因,那姑娘整個都顯得光彩照人,如同孔雀一般。

姑娘一見到趙巧雁,頓時拉住她的手,笑了起來:“三妹,你不在家上課,怎么出來了?”

周允聽得挑眉,三妹?那這位就是趙家二小姐趙碧柔了?

“二姐,已經(jīng)上完課了,老師早就回去了。”趙巧雁拉著趙碧柔的手,撒嬌道。

“那留下的課業(yè)可做了?父親可盼著你能考取功名,莫要懈怠。”

“哎呀二姐,我知道。”

兩姐妹說了一陣悄悄話,隨后趙碧柔的目光才轉到周允身上,問道:“這位客人,你可是要買布?”

“那匹布是用來做女兒衣服的,不如我另外再幫你挑挑?”

周允這才驚覺,自己還捏著那一匹布,連忙縮回手,尷尬道:“咳咳,我不是什么客人,我是三小姐的書童。”

周允身上的衣服又沒換,趙碧柔自然知道他是趙家的下人了,只是沒想到他就是那個書童。

她昨日和趙天佑對賬的時候,趙天佑魂不守舍的,好像就是因為這個小書童,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過因為太晚了,所以就沒有去見見,到不想今天卻在店里碰到了。

“三妹,怎的出門也不帶個丫鬟?”趙碧柔說道。

“哎呀,帶她們只會向爹爹告狀,我才不帶呢。”

“那你就這么確定,他不會向爹爹告狀?”趙碧柔指向周允。

“他才不會呢,”趙巧雁輕哼一聲,隨即又一臉興奮了起來,“二姐,今天小書童可是神氣呢,讓王先生都主動開口要收他為徒呢,事情是這樣……”

趙碧柔安靜的聽著,只是看著眉飛色舞的趙巧雁,神情有些許的奇怪。

這到店里來,怎么嘴里談論的全是這個小書童?

正在此時,外面忽然急匆匆跑來一個人,一見到趙碧柔,就急忙湊過去。

“二小姐,不好了!”

談話忽然被打斷,趙碧柔倒也沒有生氣,只是問道:“榮伯,何事這么驚慌?”

榮伯連忙從懷中掏出一段布匹,忙道:“出大事了,二小姐請看。”

趙碧柔連忙看向布匹,就見原本應該均勻暈染的布匹,現(xiàn)在卻是一處濃一處淡,而且這顏色也不純正,看著有種亂遭的感覺。

不就是一尺布,染得不好丟了就是,何必如此驚慌?

趙碧柔心中疑惑,隨之接過,一入手,感受那種觸感,臉色猛然一變,臉色迅速慘白起來:“蜀錦?”

榮伯一臉灰暗的點點頭:“是,不過好在只浪費了這一尺布,還有剩的。”

聽到這話,趙碧柔才稍微松了口氣。

須知蜀錦昂貴,榮城沒有幾個人消費得起,因此趙家這里也不過只有寥寥幾匹而已。

再過不久縣令母親大壽,前幾日特意來趙家,給他老母親訂做一整套衣服,特意吩咐要用蜀錦。

這樣的大單子,幾年難得一見,因此趙家對此極為重視,染料都是為了這一次,特意去進的最好的。

這一單子要是做砸了,賠錢事小,得罪了縣令才是真的要命。

原本趙家的那些蜀錦,做一整套之后就剩不下多少了,若是出了差錯,他們也著實沒有時間再去進貨蜀錦。

好在,只浪費了一尺布,應當還足夠。

“怎么會這樣,是不是染色的時候步驟出了問題?”趙碧柔問道。

“不會,我親自做的,怎么會出錯。”榮伯在趙家都干了十幾年了,是這里的老師傅,從未出過錯。

“我覺得,應當是染料的問題。”榮伯又添了一句。

趙碧柔眉頭緊鎖,輕聲念叨:“染料怎么會有錯呢,這批染料可是從杜家買的,杜家和我們合作了也快有十年了,怎么可能出問題?”

說著,趙碧柔還是覺得不放心,必須得親自去看看,便轉頭看向趙巧雁:“三妹,現(xiàn)在坊子出了事,我必須得去看看,你……”

話沒說完,趙巧雁便忙道:“我也去,說不定能幫上忙呢。”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