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看著一貧如洗的屋內(nèi),趙子良嘆了口氣。
躺在木板床上,他圓瞪著眼看著屋頂。
旁邊的墻上掛著一個日歷。
1991年9月27日!
“趙子良,你不是人,是畜生!”
狠狠的一巴掌,甩在了自己臉上。
上一世,為何要等到妻女慘死,才醒悟!
那以后,趙子良無時無刻都在恨,恨自己!
“曉蘭,你放心,這輩子我一定會讓你跟孩子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
“我趙子良現(xiàn)在起誓,如果再讓你受苦受累,天誅地滅!”
家徒四壁,也只有這四個字能形容一下現(xiàn)在的場景了。
現(xiàn)在的房子是租的,是那種青瓦小平房。
一間開間,吃飯睡覺都在一塊。
發(fā)黑的木制餐桌上放著一碗白米粥,一點咸菜。
胡亂的扒了幾口,趙子良眼中的淚忽然掉了下來。
毅然走出屋門,來到街上。
91年代初的縣城,說實話,趙子良現(xiàn)在不怎么適應。
街道窄還破,坑坑洼洼。
行人也多,看不到一輛小汽車,能推個二八大杠,臉上都透露著自豪。
弦山大街,是弦山縣的主街道。
在這個時候算是比較繁華的,副食店、家電店、衣服店應有盡有。
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人月收入也就一兩百塊錢,要是在農(nóng)村,更少。
但是錢經(jīng)花,來逛街的也不少。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他生命里,仿佛帶點唏噓……”
突然,一家店里放出了beyond的《光輝歲月》,趙子良整個人的回憶都被拉扯了過去。
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首歌!
錄音機!
放歌的店是個錄像廳,門口圍了一群人。
當時趙子良的回憶就來了,錄像廳,那可是他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的回憶。
青少年的溫床啊!
不僅有白天場,而且還有夜場。
“老板,你放的這歌叫啥???”
走到錄像廳門口,就聽到有人問。
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以后,絕對會被人罵傻逼。
“光輝歲月!”
錄像廳老板忙得很,一直在鼓搗錄像帶。
“媽的!這什么破帶子,又卡!”
氣的罵了一句,老板重新拿了一盤錄像帶鼓搗。
“光輝歲月?誰唱的,咋從來沒聽過。”
那人繼續(xù)問了一句。
“都是廣東、港灣區(qū)那邊傳過來的。”
這個時候,趙子良接了一句。
“哦,那邊的歌有不少好聽的,電影也好看。我家里有錄音機,只不過好多歌都聽膩了。老板,港臺歌的帶子給我來點啊,最好是帶這首光輝歲月的。”
那人拍了拍身前的桌子。
“沒有!我就這一盤,還是朋友從南方回來給我?guī)У摹?rdquo;
“唉!”
好多人都失望了。
“你們都喜歡聽?”
趙子良忽然覺得,好像時機來了!
倒騰錄像帶和磁帶啊,現(xiàn)在這么有市場,能賺一波是一波。
80年代末的時候,那邊的電影才開始流入內(nèi)地。
但是也只是跟南方融入的比較多而已,像弦山縣這種中原小縣,知道港灣區(qū)電影跟歌曲的還是很少。
偶爾有趕時髦從外地回來的,帶回來一兩盤磁帶,都能引起別人羨慕。
“當然了,港灣區(qū)金曲多好聽啊,我最喜歡劉德華!”
“我喜歡張學友!”
一句話,直接讓港灣區(qū)歌曲的話題開始了,那些人都紛紛開始聊起來,像是誰知道的多,誰就牛逼似地。
“大嘎好,偶系劉德華。”
“哈哈哈!”
模仿著那句最經(jīng)典的開場白,趙子良高興了,現(xiàn)在有賺錢的路子了。
“曉蘭,等著我!”
捏了捏拳頭,趙子良準備開始了。
開錄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