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在國內的歷史十分悠久,尤其到了現(xiàn)代社會,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家家戶戶的桌上都已經(jīng)能夠看到茶葉的身影,無論便宜貴賤,有的人即便自己很少喝,但是對于招待客人也是必備之物。
尤其在大城市的一些白領和上班族,他們都喜歡圍著茶桌坐而論道,還有一些公司的高管、經(jīng)理們,他們不僅喜歡喝茶,還研究茶文化,仿佛懂了這些之后,喝茶的時間愈長,自己也就顯得更有文化了。
青石村后山茶嶺上生長的青葉茶是深根作物,茶樹的根系原本就非常發(fā)達,青葉茶的根系垂直的深度可達一米以上,吸收根就分布在五十厘米左右的土層,所以青石村這塊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就顯得十分重要,身后的土層就是創(chuàng)造青葉茶樹根深茂密的先決條件,像后山茶嶺上的茶園,普遍來說,這些茶園的土壤土層深度,至少都在半米以上,而且底層土沒有硬盤層。
茶嶺的海拔高度在一千米左右,剛好符合青葉茶的種植高度,坡度也在二十五至三十之間,沒有較大的高山陡坡,全都是丘陵地區(qū)。
陸為民要聯(lián)合所有的茶農散戶,將原本的茶農重新組合起來,幫助他們豎立自信心,第一步就需要搞一個新茶莊,而且這個茶園的建設便是重中之重,如何進行園地的規(guī)劃,如何進行園地的開墾,再之后還有對新茶園的管理模式是何種,怎樣解決高昂的人工費用,這些全都是棘手的問題,關于這個,陸為民還好好請教了一番范喜。
還有史玉信和周薪這兩位對青葉綠茶有研究的專家,當然還叫上了唐巖,畢竟對于新茶園的建設,他是總設計師,這次開會必須要有他的參與。
老磚窯廠的大房子內,如今地面全鋪就了青磚,原本的廚房與主廳之間的通道也打通了,在東南方向還拓寬了不少空間,置辦了新的桌椅板凳,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全都被清理到倉庫了,只剩下一臺臺式電腦,一個電視機,還有原來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木制長方形矮腳桌,還有就是高俊達以前收藏的那套搪瓷茶缸。
這些搪瓷茶缸也有些年頭了,當年還是馮老爺子當村支書的時候傳下來的,現(xiàn)在一直留在這里,泡的茶葉還是青葉綠茶,女人喝的全都是青葉紅茶,紅茶不比綠茶沖,味道綿軟,喝起來溫順一些,所以比較適合女性。
之所以青葉紅茶種植比較少,主要是因為紅茶加工是一個需要消耗大量電力的一個工程,不過現(xiàn)在自從去年年底,整個村子重新建了一座發(fā)電廠,電力方面已經(jīng)不存在問題了。
“可以說這些搪瓷茶缸也是見證了咱們青石村這么多年的發(fā)展了。”
高俊達一邊幫眾人泡著青葉茶,一邊拿出嶄新的熊貓香煙,一一拆開給在場的每個人散煙,陸為民等人也紛紛接過高俊達遞過來的香煙,開始點上,眾人打開窗戶,開始吞云吐霧起來,因為有女性在場,開窗也方便擴散煙味。
“其實在建設聯(lián)合性茶園之前,我們村里的茶農既沒有專用烘干的提香設備,也沒有大量的電力用于提供。”很多人開始回想起以前的青石村,就在兩年前家家戶戶還用的老式電燈泡,整個村子的電線桿數(shù)量也屈指可數(shù),路燈幾乎可以忽略,夜晚必須要走上很遠的路才能看到一絲光亮,但是現(xiàn)在儼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發(fā)電廠,電力的短缺已經(jīng)不再是問題。
因為青石山的海拔高,所以日光充分。以前采摘的青葉紅茶,青石村的茶農們只能夠借助猛烈的日光來曬紅,這種自然的方式也是青葉紅茶得到廣大茶友喜歡的原因,現(xiàn)在除了曬紅這個步驟外,還需要大量生產,但是紅茶如何進行產品的標準化,這也著實是個問題。
“關于青葉茶的事情,村里準備首先建立茶產業(yè)合作社,將本村的所有茶農散戶全部凝聚起來,然后以青石村為基點,仿照辣椒產業(yè),建立四村聯(lián)合產業(yè)合作社,將青石村周邊的所有茶農全部一網(wǎng)打盡,將閑散的勞動力也盡數(shù)吸引過來……”
陸為民首先開了話頭,將煙頭掐滅,開始端起茶缸喝茶,“這是從范老漢的茶園拿出來的青葉綠茶,今年春季剛剛采摘完的,大家嘗嘗看。”他微微一笑,環(huán)視一圈。
青葉茶的基本代表了山陽縣的品牌,即便是在整個西秦市或者是西州市都很有名頭,在場的眾人當然都知道,但是當他們品嘗之后,還是忍不住感嘆一句:“好茶!”
聽到眾人贊不絕口的話,陸為民點點頭,“煙抽了,茶也喝了,對于我剛才所說的,諸位有什么看法,都說說,暢所欲言吧!”
史玉信接過話頭:“雖然在咱們昌西省這邊茶博會比較少,而且喝茶的氛圍也不是很濃,但是可以看到目前在天臺市,近的還有旁邊的大溪縣等地,種植一畝茶葉的話還能夠獲得兩百塊的補貼,他們那邊的茶農買茶葉機械設備的話,當?shù)卣€有獎勵,試想如果靠著茶農自身去摸索的話,肯定會有很多困難,無論是在資金還是技術方面,都十分缺乏……”
史玉信的話由遠及近提到了很多地方,先是說了整個昌西省的茶葉行情,但是還是可以聽出本省的茶葉市場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不過陸為民也能夠聽出對于官方的一點點埋怨,言下之意很明顯,我們對于茶農的關懷還是不夠,目前茶農們無不期盼著政府能夠把青葉茶作為本地的農業(yè)重點產業(yè)來培養(yǎng),畢竟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更需要農業(yè)政策和很大的資金扶持。
面對史玉信所說的這些現(xiàn)狀,在場的很多老茶農紛紛點頭,全都明白,但是面對這些困難,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在這方面,我覺得還是需要陸書記多多聯(lián)系山陽縣本地縣政府,爭取一下對青葉茶的扶貧方面政策和資金傾斜,比如可以先在咱們這邊舉辦一些關于青葉茶的專場展覽活動,加強對于青葉茶的宣傳和包裝等。
手段方面也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網(wǎng)上銷售或者舉行采摘游,在青葉紅茶方面多下功夫試試,當然范大叔說過以前也舉行過采摘游在咱們這里,但是效果卻大打折扣,這里我認為并不是青葉茶本身的緣故。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以前咱們青石村被定義為深度貧困村,本來茶農們基本都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們自己本身就沒有什么錢,咱們青石村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村口那條路一到下雨天就不能通行,哪里有人愿意來咱們這里,有的即便是來一次就不愿意再來了……
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咱們在舉行采摘游的前提,就是咱們要把咱們村本身的經(jīng)濟實力提上去,還有陸書記之前提起過的綠色生態(tài)旅游基地,這個一定要打造成功!
到時候咱們這里的種植園發(fā)展起來,村民們到咱們這里既可以在果園采摘水果,等到后山重新規(guī)劃之后,建立了村史館,游客還可以參觀咱們的村史館,咱們這里的土著魚也是一大特色,再連接采茶游活動,我覺得將這些細細規(guī)劃,全部打造成一條龍服務,綠色漁業(yè)、綠色生態(tài),從環(huán)保方面入手,這個就是咱們的主題……不僅可以留住游客的錢,也可以留住他們的心!”
“說的好!”陸為民和高俊達兩人相視一眼,帶頭鼓起了掌。
史玉信的發(fā)言著實很生動,他知道現(xiàn)在茶農最缺的就是自信心,他專門從這方面下手,而且說的也都是實情,就比如他們之前舉辦過、失敗過的采摘游活動,先說了這個活動為何會失敗,又說了再次舉辦的可行性之處,而且陸為民也表示接下來他肯定會和縣里面取得聯(lián)系,爭取盡快得到縣政府的支持,對于茶農們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相關補貼。
范喜也激動不已,他經(jīng)過思考也說出了自己想要利用種植青葉茶,帶領大家脫貧的一些新方法,這些都是他經(jīng)過近幾年的思考摸索總結出來的。
“首先就是陸書記所說的,一定要建立更大范圍的茶產業(yè)聯(lián)合合作社,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聯(lián)合一些有經(jīng)驗的老茶農,他們就代表了技術和生產力,能夠為更多愿意種植青葉茶的茶農提供幫助,青石山后山茶嶺山高坡陡,有的地方溝壑縱橫,制造加工業(yè)比較落后,正是缺少技術性的相關指導,所以很難走的更遠,如果咱們建立了新茶園,就能夠以青石村為基地,向縣城進行拓展服務業(yè),所以新茶園的選址和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jù)老漢我的經(jīng)驗,我覺得要采取的合作模式就是公司加合作社加茶葉基地再加咱們的貧困戶,這樣不僅僅可以廣泛增加就業(yè)崗位,就像條石場一樣,貧困戶們可以一邊種茶,一邊在家門口實現(xiàn)就業(yè),把錢就賺了,還可以輻射周邊的幾個大村,帶動他們一起脫貧致富。”
高俊達雖然經(jīng)常和青葉茶,但是對于青葉茶這方面也不是太懂,所以在范喜等人說的過程中,他也在時不時地做一些筆記,不知不覺手上的煙已經(jīng)抽完了,還是陸為民提醒了一下,幫他掐斷,又遞上去一根新的點上,高俊達不好意思地笑笑,又站起來提著剛剛燒好的茶水,開始繞著桌子一圈圈地續(xù)上水。
范喜繼續(xù):“其次就是在目前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大環(huán)境下,茶葉的交易在全國都已經(jīng)搭上了電商這個快車,比如在好多茶博會上面都出現(xiàn)了電商展區(qū),在這里我覺得‘好茶倉’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不錯……”
提到這里,陸為民也執(zhí)筆暗暗在筆記本上寫下好茶倉的信息。
周薪對青葉茶的種植和銷售渠道也有研究,“好茶倉”這個垂直的茶產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他也是知道的,里面匯集了上萬個優(yōu)質的茶葉品牌,不僅僅有線上的APP,還有很多可以通過線下進行體驗的直營店,二者可以結合幫助客戶體驗電子商務的魅力。
周薪幫助解釋道:“好茶倉的優(yōu)勢就是聯(lián)通了全國的采購商,可以不限制地域、時間,也不會受到溝通壁壘的影響,據(jù)我所知的話,目前全國好多的貧困縣的茶企業(yè)進行數(shù)字化升級,好茶倉在這其中幫了不小的忙。
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線上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那么簡單,在市場監(jiān)測方面,可以通過線上銷售了解客戶的消費需求變化,這樣咱們的青葉茶就不存在不清楚客戶實際需求的情況,反饋給咱們之后,就可以通過市場上的實際需求規(guī)模進行一個茶葉種植,這期間也能做出一些相應的策略調整。
另外就是產銷的對接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一站式的供應平臺,茶產業(yè)鏈是非常重要的,貧困地區(qū)要想靠茶葉脫貧,茶葉的品類齊全、品牌集中和茶葉的暢銷都要突出。
而且現(xiàn)在有不少的企業(yè)商家開始紛紛進駐到了好茶倉里面,完全可以發(fā)揮平臺的優(yōu)勢資源,實現(xiàn)線上的批量采購,可以同步覆蓋到全國的零售終端上面,是一個非常便捷的銷售平臺……這樣就可以解決剛剛所提到的人工費用問題,這期間的不少中介費用完全可以省掉,把咱們的錢花在刀刃上。”
國內的種茶區(qū)域本就分布廣闊,而且不同茶樹之間的品種資源也大不一樣,在飲茶方面,人口優(yōu)勢非常明顯,所以青葉茶起碼在昌西省來說,都是具備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和遠大帶動空間。
陸為民覺得,不僅僅要改變農戶以前的那種單一的產業(yè)模式,更應該的是產業(yè)的結構調整,要實現(xiàn)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就比如石雄那邊搞得土著魚養(yǎng)殖場,最終就是要向綠色漁業(yè)靠攏,而茶產業(yè)的最終目的,也是以“青葉茶”為媒介,最終促進青葉茶產業(yè)資源的轉型成功。
接下來,也有不少扶貧志愿組的大學生代表也紛紛發(fā)言,這些學生都是扶貧組的新鮮血液,在學校接受了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年輕人有思想也有干勁,所以陸為民也沒有輕視他們,反而更加看重,比如陳林就表現(xiàn)的很好,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解決了不少問題,在他的身上,陸為民也看到了羅元明的影子。
陳林就提出要加強貧困地區(qū)的區(qū)域之間的扶貧寫作,還有保障青葉茶的品牌性,起碼在這邊的獨一無二,也就是不可復制性。
品牌對于茶葉也是非常重要的,像秦嶺南山區(qū)的特產“方山云霧”和“盤山古道”,這就代表了高質量和高精尖的價格。
“還有就是剛剛幾位專家所提到的,關于茶園的建設,我們要拋棄已有的舊式茶園的建設思路,要打造一個新茶園,就需要有一個新式思路!”陳林一字一頓認真道。
陸為民和高俊達眼前一亮,來了勁,陸為民道:“嗯,這個想法好,怎么個新思路,說說看。”
陳林得到陸為民的表揚肯定,也來了精神,接著說道:“比如我們可以在新茶園里面建設旅游步行道,茶園農宿等這些旅游基礎設施,與之前陸書記提到的旅游生態(tài)基地相結合,我們可以打造一個一體化的莊園模式,不僅僅局限于所謂的采摘游,可以集青葉茶的生產加工、青葉茶的種植參觀,包括采摘體驗,親子游戲和禪意空間等等,打造一個茶旅的結合式發(fā)展,除了吃住行一體化,這是小范圍的目標,等到以后有實力,咱們還可以擴大成青葉茶茶旅小鎮(zhèn)!”
“啪啪啪!”
不僅僅是高俊達和陸為民,場下的史玉信和周薪也開始鼓掌,陳林說的話著實給在場的眾人構畫了一幅美好藍圖,仿佛給陸為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之前陸為民還是想著如何解決青葉茶的種植問題,而陳林則是幫助他指明了青葉茶的發(fā)展方向,陸為民哈哈大笑道:“看來常常開會還是有好處的啊,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小陳同學的發(fā)言非常好!”
陸為民現(xiàn)在覺得一個人的力量還真是有限,但是一群人在一起那就真是頭腦風暴了!
“謝謝陸書記夸贊,我也是順著幾位專家的思路剛剛有感而發(fā),如果有說錯的地方希望多多批評指正。”
周薪也笑道:“小陳同學的發(fā)言很及時啊,是我們自己的眼光狹隘了。”
陳林的話不禁使陸為民想到,原本嶺南一帶的武夷山,也打造了以武夷茶風為特色的田園茶莊,也是集茶產業(yè)、茶文化、旅游生態(tài)為一體的茶旅特色小鎮(zhèn),還有浙東沿海的松江縣也是打造成了一個茶產業(yè)深加工和茶科技引領示范、茶文化休閑旅游一體化的田園小鎮(zhèn),而且還發(fā)展成了浙東省的省級茶文化標桿!
陸為民現(xiàn)在越來越期待明年開春的貴州之行了,屆時參加貴州的世界辣椒博覽會,不僅僅可以考察他們的辣椒產業(yè)種植,順帶可以看看他們的茶產業(yè)是怎么搞得。